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悲悼  拼音:bēi dào
对死者的悲哀悼念。汉。蔡邕〈郭泰碑〉:「降年不永,民斯悲悼。」《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路看著水色山光,悲悼女儿,悽悽惶惶,一路来到苏州。」
《漢語大詞典》:嗟伤(嗟傷)
叹息伤感。《宣和遗事》前集:“泰道亨时戒復隍, 宣和 往事可嗟伤。”
分類:叹息伤感
《漢語大詞典》:感悼
感伤哀悼,伤感。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六年冬卒, 权 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晋 王彪之 《与诸兄弟方山别》诗:“丝染 墨 悲叹,路岐 杨 感悼。”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斋〉》之三:“使君新篇韵险絶,登眺感悼随嘲咍。”
《漢語大詞典》:凄悄(悽悄)
伤感寂寞。 宋 周邦彦 《霜叶飞》词:“露迷衰草。疏星掛,凉蟾低下林表。素娥青女鬭嬋娟,正倍添悽悄。”
分類:伤感寂寞
《國語辭典》:善感  拼音:shàn gǎn
容易引发感触。如:「多愁善感」。
《漢語大詞典》:伤目(傷目)
谓见之令人伤感。 南朝 梁 王僧孺 《从子永宁令诔》:“生人之望已冥,死归之期又阻。痛心伤目,岂伊一事。” 明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幸喜得日暖风恬,相送起程,伤目兮桑榆暮景。”
分類:伤感
《漢語大詞典》:颓思(頽思)
愁思,伤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頽思而就牀。” 李善 注:“广雅曰:‘頽,坏也。’言坏其思虑而就牀。”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愍俗者所以伤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 唐 王维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頽思茅簷下,弥伤好风景。”
分類:愁思伤感
《漢語大詞典》:怆凄(愴悽)
凄怆,伤感。 汉 王逸 《九思·怨上》:“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愴悽。”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九:“感此情愴悽,忧来无復绪。”
分類:凄怆伤感
《漢語大詞典》:惊鵩鸟(驚鵩鳥)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为 长沙王 太傅三年,有鴞飞入 贾生 舍,止于坐隅。 楚 人命鴞曰‘服’。 贾生 既以适居 长沙 , 长沙 卑溼,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后以“惊鵩鸟”指对命运的忧伤感慨。 唐 白居易 《端居咏怀》:“斜日早知惊鵩鸟,秋风悔不忆鱸鱼。”
《國語辭典》:悽惘  拼音:qī wǎng
悲伤怅惘,如有所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言语》:「将别,既自悽惘,叹曰:『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分類:伤感怅惘
《漢語大詞典》:凄怅(悽悵)
伤感惆怅。 宋 苏轼 《七月五日》之二:“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悵,念当急行乐,白髮不汝放。”
分類:伤感惆怅
《漢語大詞典》:凄眷(悽眷)
伤感而眷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梁 宴 魏 使, 魏肇师 举酒劝 陈昭 曰:‘此席以后,便与卿少时阻阔,念此甚以悽眷。’”
分類:伤感眷恋
《漢語大詞典》:崩感
痛心伤感。《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尊旨从俭,不申罔极之痛;称情允礼,仰损俭训之德。进退思惟,倍用崩感。”
《漢語大詞典》:咍吁
叹词。表示因伤感而叹息。 清 黄景仁 《沁园春·消寒夜宴》词:“久客京华,落拓无成,咍吁莫朝。”
《國語辭典》:惆惋  拼音:chóu wàn
悲叹惋惜。《宋书。卷七九。文五王传。桂阳王休范传》:「方大惆惋,追恨前迷。」
分類:伤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