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体元(體元)
谓以天地之元气为本。 汉 班固 《东都赋》:“体元立制,继天而作。”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体元则大,悵望 姑射 之阿。”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体元作则,惟圣裁成。”参见“ 体元居正 ”。
《漢語大詞典》:体元居正(體元居正)
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晋 杜预 注:“ 隐公 之始年, 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漢語大詞典》:体元表正(體元表正)
犹言体元居正。表正,仪表天下,法正万国。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引 清 刘景伯 《蜀龟鉴》:“是编以元年正月终者,非徒谓体元表正,蔑以加兹。”
《漢語大詞典》:体元居正(體元居正)
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晋 杜预 注:“ 隐公 之始年, 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漢語大詞典》:体元立极(體元立極)
指帝王即位。 唐 张九龄 《籍田赦书》:“昔者受命为君,体元立极,未有不谨於礼而能见教於人。” 唐 刘禹锡 《贺册皇太子表》:“伏惟 文武孝德皇帝 陛下,体元立极,垂训御时。”参见“ 体元居正 ”。
分類:帝王元年
《漢語大詞典》:体元居正(體元居正)
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晋 杜预 注:“ 隐公 之始年, 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孔颖达 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新唐书·刘蕡传:“人君之道,在体元以居正。”
《韵府拾遗 泰韵》:体元则大(体元则大)
王融曲水诗序是以得一奉宸逍遥襄城之域体元则大怅望姑射之阿又吴志顾雍传注殷基有三子巨字元大有才器后为苍梧太守
《國語辭典》:虎体元斑(虎體元斑)  拼音:hǔ tǐ yuán bān
比喻为朝廷的文武百官或富贵子弟。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算甚么顶天立地男儿汉,枉了你厮听使,相调慢,花根本艳,虎体元斑。」
《漢語大詞典》:虎体原斑(虎體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原斑将相孙。”亦作“ 虎体鵷班 ”、“ 虎体元斑 ”。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鵷班将相孙。” 元 无名氏 《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元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