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知
谓不待学而知之。语本《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人理之旷,道德之远,阴阳之变,鬼神之情,缅邈玄奥,诚难生知。”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一联一咏,令人振惊。” 明 宋濂 《新刻〈楞伽经〉序》:“经凡一百五十一品,兹所存者,特其一尔,其言幽眇精深……钦惟皇上以生知之圣,一观輒悟。”
分類:不待学而
《漢語大詞典》:专柄(專柄)
(1).不待请命而行事的权柄。 唐 元稹 《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盖先王之懋典,授之专柄。”
(2).独揽权柄。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 秦太师 专柄十二年,只成就得一 胡邦衡 。”清史稿·高宗纪:“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 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哄,奏闻。”
《國語辭典》:插嘴  拼音:chā zuǐ
别人讲话时,从中插进去说话。《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既大胆,就叫他出个丑何妨!才晓得我们老爷们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刘学深不等他说完,插嘴辩道:『良家是人,妓女亦是人,托业虽卑,当初天地生人,却是一样。』」也作「插口」、「插话」。
《漢語大詞典》:报葬(報葬)
谓人死后不待三月之殡而急葬。古代丧礼,大殓后须停柩待葬,为时三月。礼记·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 郑玄 注:“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也。” 陈澔 集说:“谓家贫或以他故不得待三月,死后即葬者。”
《漢語大詞典》:挟生(挾生)
犹言不待烧煮,活吃,生吃。《西游记》第二九回:“若是大王拿住,还审问审问;只恐小妖儿捉了,不分好歹,挟生儿伤了你的性命。”
分類:不待
《国语辞典》:不言之教  拼音:bù yán zhī jiào
不待言词训诫的教化。《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所谓不言之教,不肃而成,不待学官日训月察,立赏告讦,而士行自美矣。」
《漢語大詞典》:虎体原斑(虎體原斑)
比喻出身高门贵族,富贵本自有,不待外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原斑将相孙。”亦作“ 虎体鵷班 ”、“ 虎体元斑 ”。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鵷班将相孙。” 元 无名氏 《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元斑。”
《國語辭典》:花根本艳(花根本豔)  拼音:huā gēn běn yàn
比喻渊源有自,不待外求。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班将相家。」元。无名氏《符金锭。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纠纠成名胆力坚。」
《漢語大詞典》:不胥时(不胥時)
不待时。胥,通“ 须 ”,等待。 章炳麟 《瑞安孙先生伤辞》:“ 荀卿 有言,狂生者不胥时而落,安用辩难?”
《漢語大詞典》:不请之友(不請之友)
谓不待请求而为益友。《无量寿经》卷上:“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任。”
《漢語大詞典》:报虞(報虞)
古时不待三月之殡而急葬者,须随即举行虞祭,称“报虞”。礼记·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 郑玄 注:“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也。既葬即虞,虞,安神也。”
《國語辭典》:日月其除  拼音:rì yuè qí chú
日月流过,光阴消逝。《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岁云秋矣,日月其除。寿非金石,命也如何。」
《國語辭典》:决不待时(決不待時)  拼音:jué bù dài shí
旧时对已判死刑的重刑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强盗肆行劫杀,按赃拟辟,决不待时。」《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准律: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者,斩加等,决不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