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造寇
作乱。后汉书·朱儁传:“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
分類:作乱
《漢語大詞典》:浡乱(浡亂)
作乱。史记·五宗世家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仁贤者代,浡乱者族。”
分類:作乱述赞
《國語辭典》:奸宄  拼音:jiān guǐ
1.犯法作乱。《明史。卷二七四。高弘图传》:「请禁奸宄小人借端妄言,脱罪侥倖。」也作「奸宄」。
2.犯法作乱的人。《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盘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义务。」也作「奸宄」。
《國語辭典》:奸宄(姦宄)  拼音:jiān guǐ
1.犯法作乱。《书经。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珠利耶国》:「气序温暑,风俗奸宄。」也作「奸宄」。
2.犯法作乱的人。《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也作「奸宄」。
《國語辭典》:黄巾(黃巾)  拼音:huáng jīn
东汉末年以钜鹿人张角为首的暴民组织。因其徒众皆以黄巾裹头为标帜,故称为「黄巾」。
《国语辞典》:除害  拼音:chú hài
铲除为害作乱的败类。《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既不能躬耕以食其力,但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稍可自安也。」《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君为国家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
《漢語大詞典》:弄兵
(1).谓轻率动兵。汉书·王莽传下:“惟 翼平 连率 田况 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餘人,授以库兵…… 莽 让 况 :‘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厥辠乏兴。’”
(2).喻指兴兵作乱。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君王若悟治安諭, 安 史 何人敢弄兵。”新唐书·刘潼传:“宰相 崔鉉 曰:‘此陛下赤子,迫於飢寒,弄兵山谷间,不足讨,请遣使喻释之。’”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叶洪斥侂胄:“ 侂胄 弄权不已,必至弄兵。”清史稿·阿哈出王杲传论:“ 王杲 乘之起,父子弄兵十餘年乃灭。”参见“ 弄兵潢池 ”。
(3).指使枪弄棒之类。 元 无名氏 《福宁州谣》:“大男终岁食无盐,老妇蒸藜泪盈掬。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南海滨。担头有盐兵一束,羣行大队惊四邻。”
《國語辭典》:弄兵潢池  拼音:nòng bīng huáng chí
潢池,积水的池子。弄兵潢池语本《汉书。卷八九。循吏传。龚遂传》:「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喻人不自量力而兴兵作乱,有轻视的意味。也作「潢池弄兵」。
《國語辭典》:乱臣(亂臣)  拼音:luàn chén
1.善于治国的能臣。《书经。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魏书。卷五三。李孝伯等传。史臣曰》:「位当端揆,身任梁栋,德洽家门,功著王室。盖有魏之乱臣也。」
2.作乱叛国的臣子。《管子。君臣下》:「君为倒君,臣为乱臣,国之衰也,可坐而待之。」
《漢語大詞典》:凿齿(鑿齒)
(1).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山海经·海外南经:“ 羿 与凿齿战于 寿华 之野。 羿 射杀之,在 昆仑虚 东。 羿 持弓矢,凿齿持盾。” 郭璞 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一说谓兽名。《淮南子·本经训》:“ 尧 乃使 羿 诛凿齿於 畴华 之野。” 高诱 注:“凿齿,兽名,齿长三尺,其状如凿。”梁书·文学传下·刘峻:“虽大风立於青丘,凿齿奋於 华 野,比其狼戾,曾何足踰。”
(2).比喻残暴作乱之徒。 汉 扬雄 《长杨赋》:“昔有彊 秦 ,封豕其土,窫窳其民,凿齿之徒相与摩牙而争之。”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鲸夹 黄河 ,凿齿屯 洛阳 。” 王琦 注:“其曰‘凿齿屯 洛阳 ’者,谓 禄山 据 东京 僭号也。” 清 顾炎武 《拟唐人五言八韵·申包胥乞师》:“九县长蛇据,三关凿齿横。”
(3).古代某些民族的一种风俗。 唐 张说 《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髮、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
《國語辭典》:贼人(賊人)  拼音:zéi rén
强盗、盗贼。泛指作坏事的人。《红楼梦》第六六回:「遇见一夥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
《國語辭典》:生变(生變)  拼音:shēng biàn
发生变故。《后汉书。卷七○。荀彧传》:「今若一处被侵,必谓以次见夺,人心易动,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水浒传》第一○九回:「大王,事不宜迟,请大王速卸下袍服,急投东川去。恐城中见了生变。」
《國語辭典》:暴乱(暴亂)  拼音:bào luàn
1.用暴力、违法的行动所制造的动乱。《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
2.制造暴动的人。《书经。周官》:「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漢語大詞典》:不静
(1).不安。书·大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
(2).不靖。指作乱之事。书·多方:“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 孔 传:“汝所蹈行,数为不安,汝心未爱我 周 故。”
分類:不安作乱
《國語辭典》:作孽  拼音:zuò niè
做恶而招祸殃。《书经。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红楼梦》第六○回:「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不打这作孽的!」
《漢語大詞典》:乱心(亂心)
作乱的心思。左传·昭公二年:“尔有乱心,无厌,国不女堪。”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降祸於 周 ,俾我兄弟并有乱心。”
《國語辭典》:狂童  拼音:kuáng tóng
狂妄顽劣的少年。《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