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掷
 
一掷成卢
 
五木尽作炉
 
刘毅掷
 
呼卢胜
 
摴蒲百万
 
掷卢使气
 
百万呼卢
 
绕床呼一掷
 
绕床呼卢

相关人物
刘毅(字希乐)


《宋书》卷一〈武帝本纪〉~7~
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裕等众力甚弱,岂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晋书》卷八十五〈刘毅列传〉~220~
毅刚猛沈断,而专肆很愎,与刘裕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郗僧施曰:「昔刘备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傲不逊。及败于桑落,知物情去己,弥复愤激。初,裕征卢循,凯归,帝大宴于西池,有诏赋诗。毅诗云:「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自知武功不竞,故示文雅有馀也。后于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馀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铁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见借!」既出西藩,虽上流分陕,而顿失内权,又颇自嫌事计,故欲擅其威强,伺隙图裕,以至于败。

例句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李白 猛虎行

徒言万事有盈虚,终朝一掷知胜负。 柳宗元 龟背戏

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 郑嵎 津阳门诗

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韩愈 送灵师

《國語辭典》:使气(使氣)  拼音:shǐ qì
1.意气用事,任性而为。《南史。卷一五。刘穆之传》:「瑀性使气尚人,后为御史中丞,甚得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嗜酒使气,不守细行。」
2.抒发才情、志气。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
《漢語大詞典》:使气性(使氣性)
谓发脾气。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气性,见无钱,踏着陌儿行,推我在这陷人坑。”
分類:发脾气
《國語辭典》:负才使气(負才使氣)  拼音:fù cái shǐ qì
自恃有才华、才能,放任其意气。《周书。卷三八。薛憕传》:「憕既羁旅,不被擢用,然负才使气,未尝趣世禄之门。」也作「负才任气」。
《國語辭典》:负才任气(負才任氣)  拼音:fù cái rèn qì
自恃有才华、才能,放任其意气。《梁书。卷三四。张缅传》:「简宪之为人也,不事王侯,负才任气。」也作「负才使气」。
《漢語大詞典》:乘势使气(乘勢使氣)
仗势逞性子。魏书·阉官传序:“其间窃官爵,盗财贿,乘势使气为朝野之患者,何可胜举。”
分類:仗势
《漢語大詞典》:使气白赖(使氣白賴)
谓纠缠不已。《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 海棠 使气白赖又灌了半钟酒,见他呕吐上来,纔收过家伙去,不要他吃了。”
分類:纠缠不已
《國語辭典》:矜才使气(矜才使氣)  拼音:jīn cái shǐ qì
自恃有才能而意气用事。如:「词章乃千古事业,切勿矜才使气。」
分類:仗恃才能
《漢語大詞典》:为气(爲氣)
使气;逞意气。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赵 相 贯高 、 赵午 等年六十餘,故 张耳 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 者, 楚 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 楚 。”
《國語辭典》:运气(運氣)  拼音:yùn qì
将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位。如:「他一运气就将手中的石头捏碎了。」
《國語辭典》:运气(運氣)  拼音:yùn qi
1.气数,命中注定的遭遇。《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将来只到二十七、八岁,就交上好的运气。」
2.幸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年勾著处州的马纯上,怂恿家兄炼丹,银子都已经封好,还亏家兄的运气高,他忽然生起病来,病到几日上就死了。」
《漢語大詞典》:酒狂
(1).指纵酒使气的人。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迺酒狂。” 宋 王安石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诗:“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謔一似《渔阳挝》。”《红楼梦》第三八回:“ 长安公子 因花癖, 彭泽先生 是酒狂。”
(2).谓纵酒使气。 唐 白居易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诗:“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休消贿货躭婬慾,莫恼慈亲纵酒狂。”
《國語辭典》:节宣(節宣)  拼音:jié xuān
节制而使适度发泄。《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漢語大詞典》:酒气(酒氣)
(1).指酒的气味。 唐 沈佺期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囀歌声各自成。” 前蜀 贯休 《送胡处士》诗:“头巾多酒气,竹杖有苔文。”
(2).谓借酒使气。 唐 李白 《白马篇》:“归来使酒气,未肯拜 萧 曹 。”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謡舞击咢,纤屑促密,皆曲中节度,而终身不以酒气加人。”
(3).脸上的酒色。红楼梦第一百回:“刚才我见他到太太那屋里去,脸上红扑扑儿的一脸酒气。”
《國語辭典》:难当(難當)  拼音:nán dāng
1.无法忍受、承受。三国魏。曹植〈白鹤赋〉:「狭单巢于弱条兮,惧冲风之难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五出》:「清平天地里,是我屈死难当,哽咽泪汪汪。」
2.难以相比。《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初如萤火,次若灯火。条腊烛焰难当,万座糁盆敌不住。」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你道他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大丈夫敢勇当先,一人拚命,万夫难当。」
3.宋元戏曲中,常用做使气、使性子的意思。元。关汉卿〈一半儿。云鬟雾鬓〉曲:「骂你个消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國語辭典》:盛气(盛氣)  拼音:shèng qì
1.蓄怒将发的样子。《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2.咄咄逼人的气势。《红楼梦》第一○回:「金氏听了这半日话,把方才在他嫂子家里那一团要向秦氏论理的盛气,早吓的都丢在爪洼国去了。」
《漢語大詞典》:行气(行氣)
(1).道教语。指呼吸吐纳等养生方法的内修功夫。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牀足,行二十餘岁,移牀,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
(2).中医指输送精气。《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 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於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於三阳。’”
(3).指使气血畅通。左传·昭公九年:“味以行气,气以实志。” 杜预 注:“气和则志充。”
(4).指行文气势。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 千寻,走云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