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乡俚
乡里迓鼓
降格仿讽
坊中语
不上台面
俚窳
《漢語大詞典》:乡俚(鄉俚)
乡野俚俗。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分類:乡野俚俗
《漢語大詞典》:乡里迓鼓(鄉裏迓鼓)
乡间俗曲。亦自谦音乐的俚俗、不高明。《老残游记》第九回:“ 申公 在省城里,弹好琴的多着呢,何必听我们这个乡里迓鼓。” 戴鸿森 注:“乡里迓鼓,即‘村里迓鼓’, 元 曲曲牌名。‘迓鼓’原义当是‘衙鼓’,意思是乡里人仿效官衙排场,不伦不类,此处用来自谦音乐的俚俗,将为人见笑。”
《国语辞典》:降格仿讽(降格仿讽)  拼音:jiàng gé fǎng fèng
故意仿拟俚俗的文体,以表达严肃的论题,由体裁与主题间的不协调,造成讽嘲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坊中语(坊中語)
指俚俗之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 荆 襄 人呼提为堤, 晋絳 人呼梭为莝, 关中 人呼稻为讨,呼釜为付,皆讹谬所习,亦曰坊中语也。”
分類:俚俗
《漢語大詞典》:不上台面(不上臺面)
比喻俚俗卑下,拿不出手,见不得人。如:他交的那些三朋四友,都不上台面。如:找了这么一个猥猥琐琐,不上台面的新娘子。
《漢語大詞典》:俚窳
俚俗,粗劣。 清 龚自珍 《〈钱吏部遗集〉序》:“诗十卷,无嚣浊俚窳俶诡之言。”
分類:俚俗粗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