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惊倒(驚倒)  拼音:jīng dǎo
形容大惊。如:「此话一出,四座惊倒。」
分類:震惊倾倒
《漢語大詞典》:澜倒(瀾倒)
(1).狂澜倾倒。比喻某种势力、风气发展凶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旋以钱神选府判而出,儼然与二千石称僚友。澜倒至此,令人切齿。”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自 战国 庄 、 列 、二 邹 ,纵谈宇宙,茅靡澜倒,举世若狂。 汉 兴, 董 贾 诸人,渐趋醇朴。”
(2).狂澜既倒。比喻正气沦没。 明 归有光 《答唐虔伯书》:“今号为丈夫者,媕阿脂韦,小小利害,遂以澜倒。”
《國語辭典》:颓坏(頹壞)  拼音:tuí huài
倾倒败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寺僧就陪著登阁上观看,徽商看见阁已颓坏,问道:『如此好风景,如何此阁颓坏至此?』」
《漢語大詞典》:倾仰(傾仰)
倾倒仰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佐卿:“ 佐卿 至则栖焉,或三五日,或旬朔,言归 青城 ,甚为道流之所倾仰。” 宋 苏轼 《与孙子思书》:“某去秋因乡人自 高密 过此,託致手书,不知达否?奉违累岁,无缘一接笑谈,倾仰殊甚!”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愿为人妇:“ 船山先生 诗才超妙,性格风流,四海骚人,靡不倾仰。”
分類:倾倒仰慕
《國語辭典》:倒身  拼音:dǎo shēn
1.躺下身体。唐。韩愈〈郑群赠簟〉诗:「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2.跪倒倾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见两个人襆头象简,金带紫袍,向刘元普扑地倒身拜下。」《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季苇萧……倒身拜下去。杜慎卿陪他磕了头起来。」
3.侧身,指置身其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晓得他心事如此,倒身在里头做马泊六,弄得他两个情热如火,只是不能成就这事。」《警世通言。卷三三。乔彦杰一妾破家》:「且说乔俊在东京卖丝,与一个上厅行首沈瑞莲来往,倒身在他家使钱,因此留恋在彼,全不管家中妻妾。」
《漢語大詞典》:厌伏(厭伏)
(1).倾倒伏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厌伏。”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七:“﹝ 周子文 ﹞少时喜射猎,常入山,忽山岫间有一人……此人便牵弓满鏑向 子文 , 子文 便失魂厌伏。”
(2).用权威和强力制伏。北齐书·神武纪下:“王若厌伏人情,杜絶物议,唯有归 河 东之兵,罢 建兴 之戍……则谗人结舌,疑悔不生。”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虽有以名取人,厌伏众论之美,亦有贿赂公行,权要请託之害。”金史·海陵纪:“﹝ 亮 ﹞在 东京 ,专务立威,以厌伏小人。”
(3).折服。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猾胡闻风已厌伏,聚听大议羞乱常,愿如故约不敢妄,脱甲争献寳玉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内臣将命,能采善恶,固亦可奬,然便尔赏罚,外人必未厌伏,当须转运使深察之。”
(4).用巫术镇伏邪祟。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
《漢語大詞典》:迷眩
(1).迷失本性。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猿妖:“ 嘉隆 间,一部郎之妻,偶出南门 梅庙 烧香,为物所祟,每至輒迷眩,百计遣之不去。”
(2).指迷惑。 鲁迅 《华盖集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然而在考辨的文字中杂入一点滑稽轻薄的论调,每容易迷眩一般读者,使之失去冷静,坠入彀中。”
(3).目眩神迷。形容所见令人惊异倾倒。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帝微行过之,见其丰神绰约,国色无双,不禁迷眩。” 王西彦 《神的失落》二:“最初,他简直迷眩了,一如小孩子的迷眩于天上多彩的霓虹。”
(4).(眼睛)昏花。 叶圣陶 《金耳环》:“他定一定眼睛,自觉很有把握,并不迷眩了,才向前仔细地看。” 王西彦 《寻常事》:“里面那人就啪脱一声扭亮电灯,倏地放射出来强烈的光线,使得 洪发佬 的眼睛迷眩了一阵。”
《国语辞典》:弄倒  拼音:nòng dǎo
使东西倾倒。如:「她不小心将大家好不容易堆好的积木弄倒了。」
分类:东西倾倒
《國語辭典》:倒心  拼音:dǎo xīn
1.倾心、迷恋。唐。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回肠为青眸。」
2.甘心。《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这个女人,吃了别人家的饭,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却该十分庆幸才是。」
《國語辭典》:倒心伏计(倒心伏計)  拼音:dǎo xīn fú jì
心甘情愿,言听计从。《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这个女人,吃了别人家的饭,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却该十分庆幸才是。」
分類:心甘情愿
《漢語大詞典》:回倒
(1).回旋倾倒。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六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
(2).兑换。 元 关汉卿 《争报恩》第一折:“我与你这金釵儿做盘缠,你去那银铺里自回倒,休得嫌多道少。”
《國語辭典》:崩落  拼音:bēng luò
土石等崩塌下来。《聊斋志异。卷二。海公子》:「蛇果就掌吸饮。饮未及尽,遽伸其体,摆尾若霹雳声,触树,树半体崩落,蛇卧地如梁而毙矣。」
《国语辞典》:倾崩(倾崩)  拼音:qīng bēng
倾倒毁坏。形容灭亡。《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成都不守,社稷倾崩,司马炎必有吞吴之心。」
《國語辭典》:倾泄(傾洩)  拼音:qīng xiè
1.液体从高处大量倾倒泻下。如:「水库泄洪时,大量的水从水道顶端倾泄而下。」
2.指情感、情绪如水般大量宣泄出来。如:「思乡之情,无处倾泄。」《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原算计叫狄希陈进去,把那一肚皮的恶气尽数倾泄在他身上。」
《漢語大詞典》:颠瘁(顛瘁)
倾倒枯槁。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兵者,财之蠹也。其心伤则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而根柢蹷拔矣。”
分類:倾倒枯槁
《漢語大詞典》:倾卸
车厢的一端翘起,使所装的东西由另一端倒出;倾倒。例如:轮船向海洋里倾卸了大量废物,造成严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