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瞀瞀
(1).垂目谨视。荀子·非十二子:“缀缀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 杨倞 注:“瞀瞀然,不敢正视之貌。”
(2).昏花。引申为昏昏沉沉。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至乃喀喀死於道边,瞀瞀填於沟壑;削松笔以画虎,鼓铅刀而刻鵠。”
(3).愚昧无知貌。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石膏:“病益盛,遂至不起,此盖用药者之瞀瞀也。” 明 唐顺之 《建陈渡石桥记》:“则彼长民者,固众所跂而望以庇焉者,耽耽而居,饱禄以嬉,其於人之疾疹阽苦,则瞀瞀而莫知。”
《漢語大詞典》:晕花(暈花)
犹昏花。 萧红 《生死场》一:“ 麻面婆 踏进门,她去找另一件要洗的衣服,可是在炕上,她抓到了日影,但是不能拿起,她知道她的眼睛是晕花了!” 李广田 《银狐》:“从前看不清爽,常认为是自己老眼晕花,抬头看时才知道是这两棵树。”
分類:昏花
《國語辭典》:昏昏  拼音:hūn hūn
1.昏暗模糊。南朝陈。阴铿〈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2.昏迷不清醒。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倾动烟尘起。」《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3.糊涂不辨是非。《老子》第二○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國語辭典》:生花  拼音:shēng huā
比喻文笔美妙,有杰出的写作才能。参见「梦笔生花」条。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出:「只是你们这样的人,我偏不肯轻易一个字儿。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
《國語辭典》:生花笔(生花筆)  拼音:shēng huā bǐ
比喻文笔美妙,有杰出的写作才能。参见「梦笔生花」条。
《國語辭典》:眼花  拼音:yǎn huā
视力模糊,看不清楚。比喻观察能力不灵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我们莫非眼花了!这分明是被王家打死的姜客,不知还是到底救醒了?还是面庞厮像的?」《红楼梦》第五四回:「我眼花了,没认出这姑娘来。」
《漢語大詞典》:昏蒙(昏矇,昏濛)
亦作“ 昏瞢 ”。亦作“ 昏矇 ”。
(1).昏暗;阴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云月昏蒙,不甚可辨。”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火》:“动则煨山岳而烬原野,静则烛幽暗而破昏蒙。” 管桦 《第一课》:“在遮掩着野花的小河上……有昏蒙的尘雾在颤动。”
(2).指东西看上去模糊,不明亮。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三:“镶嵌在通往园子的门牖上的红绿玻璃,也业已破损而昏蒙。”
(3).愚昧;糊涂。 唐 韩愈 《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若果解倾人城倾人国, 武帝 虽甚昏蒙,其敢求之也?” 明 刘基 《题群龙图》:“吹之呼龙出石谼,使我一见开昏瞢。”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共学适道,既洗於昏矇;博文约礼,詎穷於钻仰也。” 郭沫若 《塔·万引》:“ 松野 听着他女人的这一席话……他昏蒙的脑筋顿时清醒了起来。”
(4).指眼光昏花,蒙矓。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壮怀益磊磈,陋目开昏蒙。”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一对昏蒙无神的眼睛,时常流着泪水。”
昏濛:昏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夜色昏濛,惟有满江星点而已。” 艾芜 《欧洲的风》:“赶着马驮子不息地向前走,走,在这夜色昏濛的山中,在这崎岖无路的坡上。”参见“ 昏蒙 ”。
《漢語大詞典》:眵昏
目多眵而昏花。 唐 韩愈 《短灯檠歌》:“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 宋 范成大 《新凉夜坐》诗:“简编灯火平生事,雪白眵昏奈此翁。” 宋 叶适 《祭朱文弨文》:“蓬蒿当径兮蒹葭门,面肉拥肿兮眼眵昏。”
分類:昏花
《國語辭典》:发花(發花)  拼音:fā huā
1.开花。如:「绿树枝头春意闹,发花知多少?」
2.发昏。如:「真是年纪大了,蹲一下站起来,眼前发花,一阵晕眩。」也作「花发」。
《國語辭典》:昏瞀  拼音:hūn mào
昏昧不明事理。三国魏。曹植〈九愁赋〉:「竞昏瞀以营私,害予身之奉公。」
《國語辭典》:昏眊  拼音:hūn mào
1.视力模糊,看不清楚。唐。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
2.头脑糊涂,不明事理。《宋史。卷三○三。魏瓘传》:「晚昏眊,纵私人乱法,日笞扑无罪吏卒。」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二六出:「朝廷昏眊纵奸谋,淹弃吾曹如寇雠。」也作「昏耄」。
3.老迈。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播弄朝政。」《红楼梦》第五九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
《漢語大詞典》:眩瞀
(1).眼睛昏花,视物不明。国语·吴语:“有眩瞀之疾者,以告。” 宋 王安石 《与耿天骘书》之一:“今夏復感眩瞀如去秋,偶復不死,然几如是而能復久存乎?” 清 龚自珍 《徐寿母碣》:“吾祖母病眩瞀,家人恐。” 沈从文 《月下小景·女人》:“在日光下头,无人眼睛不感到眩瞀。”
(2).昏愦;迷乱。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 宪 ﹞諫争不合,乃伏地称眩瞀,不復言。” 李贤 注:“瞀,乱也。” 宋 苏轼 《思治论》:“上之人,方且眩瞀而不自信,又何暇及於收哉!” 明 归有光 《六音六蔽》:“残忍之不足以胜吾仁,眩瞀之不足以胜吾智。” 清 龚自珍 《壬癸之际胎观第六》:“是故大人毋辩毋惑毋眩瞀,而惟为善之是坚。”
《漢語大詞典》:眊昏
视力昏花。新唐书·魏徵传:“ 文德皇后 既葬,帝即苑中作层观以望 昭陵 ,引 徵 同升。 徵 熟视曰:‘臣眊昏,不能见。’”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一表》:“忧患已多,精神耗尽。加之肺肝渴涸,眼目眊昏。” 宋 陆游 《转太中大夫谢表》:“强眊昏废忘之餘,均笔削讨论之责。”
分類:视力昏花
《國語辭典》:昏瞆(昏瞶)  拼音:hūn kuì
1.视力不明。如:「他年纪老迈,两眼昏瞆。」
2.糊涂昏乱,不辨是非。《红楼梦》第六九回:「如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瞆。」也作「昏聩」。
《漢語大詞典》:雾眼(霧眼)
昏花的老眼。 清 唐孙华 《早秋杂兴次江位初韵》之二:“强施冠幘霜毛短,裁展诗书雾眼昏。”
分類:昏花
《國語辭典》:眩曜  拼音:xuàn yào
1.明亮焕发。《三国演义》第一○○回:「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2.昏昧不明。《文选。枚乘。七发》:「聪明眩曜,悦怒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