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67,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247  248  249  250  251  253  254  255  25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卢纮(元度 澹岩 )
沈廷文(元衡 元洲 )
吴矿(元映 天朗 )
高晫(元中、玄中 苍岩 )
卢乾元(万资 余庵 )
卢弼(元英 )
董元恺(舜民 子康 )
侯元棐(友召 兔园 )
冯三元(泃水 )
施起元(君贞 )
陈恭尹(元孝、半峰 独漉、罗浮半衣、独漉子、罗浮布衣 世称 北田五子 )
柳命天(士元 退堂、恩退堂、青轩 )
翁叔元( 宝林、静乡、实林 铁庵 栴 )
释元彻(壁山 侯 )
何元英(蕤音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蕲州人,字元度,号澹岩。明崇祯九年举人,清顺治六年进士,康熙初累官江南布政司左参政,管理苏松常镇粮道。诗词力摹吴伟业。有《四照堂诗集》、《乐府》、《别集》。
清诗别裁集
字元度,湖广蕲州人。顺治己丑进士。著有《四照堂集》。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沈廷文(1627-?)字元衡,号元洲,浙江秀水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纂修《明史》《一统志》。著有《燕邸杂咏》《北征》《南归》诸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矿,初名元映,字天朗,江南歙县人。清初官员。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官平乐府推官。工书法。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八
高晫,字元中,号苍岩,襄陵人。顺治戊戌进士,历官苏州知府。有《滇游草》、《新安近咏》等集。
清诗别裁集
字玄中,山西襄陵人。顺治戊戌进士。
维基
高晫,字元中,号苍岩,山西襄陵县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卢乾元,字万资,号余庵,汉阳人。顺治己亥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员外郎。有《世清堂集》。
维基
卢乾元,字万资,湖广汉阳县人。顺治十六年,登己亥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员外郎。有《世清堂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六○
卢弼,字元英。增城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监生。事见清康熙《增城县志》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舜民。顺治十七年举人。后遭诖误,际遇坎坷,故其词激昂哀怨。有《苍梧词》。
词学图录
董元恺(1630-1687) 字舜民,号子康。武进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词集名《苍梧词》。
人物简介
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清初江苏武进人。顺治十七年中举,第二年即因“奏销案”被黜,故千端心曲,悉寓于词,结成《苍梧词》,其风格最近《湖海楼》。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侯元棐,字友召,号兔园,杞县人。顺治辛丑进士,官德清知县。有《问渡小草》。
维基
侯元棐,字友召,号兔园,杞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冯三元(1571年—?年),号泃水,直隶顺天府三河县人,民籍,治《诗经》。辛未三月初五日生,行二。由廪生中式己酉乡试七十四名举人,年三十九岁中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一百九十八名,第三甲第二百一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山东平原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施起元(约1605年—约1673年),字君贞,福建福清人。顺治六年(1649年)中式己丑科三甲第三十一名进士。擢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分守岭东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700 【介绍】: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清诗别裁集
广南三家,翁山擅长五律,药亭擅长七古,几无与抗行者,元孝自逊力量不及两家,而诸体兼善,七律尤矫矫不群,诗名鼎立,不虚也。向从《明诗综》入前代中,今考元孝之殇,在康熙中叶,仍三家并存。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八
陈恭尹,字元孝,一字半峰,晚号独漉子,顺德人。有《独漉堂集》。
词学图录
陈恭尹(1631-1700) 字元孝,号独漉,又号半峰。广东顺德人。明诸生。父邦彦抗清就义,永历帝以父荫赐锦衣佥事。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独漉堂集》,词附见。
全粤诗·卷七一四
陈恭尹(一六三一—一七○○),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顺德人。以父邦彦死节袭南明永历朝锦衣卫指挥佥事。顺治八年(一六五一),郑成功起兵海上,恭尹思就之,入闽不达,自赣出九江,顺流至苏杭,复往返于杭州、宁国间,盖密有结连。历四年无成,乃归娶。又四年,与何绛出厓门,渡铜鼓洋,收拾馀众,又无成。十六年,将入滇从桂王,道阻,因登南岳、泛洞庭,顺流江汉之间,寓芜湖。时成功围攻金陵,张煌言进取徽宁,声势大振,恭尹与共策划。旋成功败走,煌言间道出海。恭尹乃济江入汴,北渡黄河,徘徊太行山下,沿途观察地形关隘,绘成九边图,冀有所为。逾年归,与陶窳、梁梿、何衡、何绛深相结纳,世称北田五子。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以嫌疑下狱,明年事解。晚年寓居广州城南,以诗文自娱。其诗激昂顿挫,为“岭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独漉堂集》。《清史稿》卷四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士元,号退堂、恩退堂、青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1701 【介绍】: 清江苏常熟人,原名楠,字宝林,又字静乡,号铁庵。康熙十五年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于刑狱多所平反。诗笔秀整。有《铁庵文稿》、《梵园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五
翁叔元,初名栴,字实林,号铁庵,永平籍常熟人。康熙丙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有《梵园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宝林,江南常熟人。康熙丙辰,赐进士第三人,官至刑部尚书。
维基
翁叔元(1633年4月9日—1701年12月18日),初名栴,字宝林,号铁庵,江南常熟人,清朝官员、探花。由顺天永平籍中式康熙壬子科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馆试第一。历官翰林院编修,康熙戊午科山东乡试正考官,明史纂修官,右春坊右赞善,日讲起居注官,历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吏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假归迁葬,刑部尚书,原品休致。掌工部至半年,清理积案数十件。性情偏隘,依附明珠,指斥汤斌为「伪道学」。后以病退,优游林壑。著有《铁庵文稿》、《梵园诗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元彻,字壁山。姓侯氏,高淳人。襁褓失怙,茕茕孑立。年十六,发心出家,依宁国莲花禅院一枝剃度,复圆戒于漂阳崇福寺石鉴。寻至报恩,作苦两载,勤方参究,终无省发。因行脚吴越,踏遍禅丛,每触云山烟水,花发鸟啼,觉非境缘。性灵绝待,虽不自信,为有悟处,而随响答机,颇无滞相,归省一枝。夜起廊下,举头见月,直下豁然,一如身外无馀。有偈云:“通身即见大光明,犹是迷云遮太清。明暗两关俱打破,驴胎马腹任纵横。”时年二十有六,己亥中秋也。过漂水塔下寺,见永泰互相勘发,亦有入处。为数日留,乃访铁舟金陵天隆,叩自閒于宜兴芙蓉,更于福岩谒费隐,各见机用,当仁不让。随至嘉兴万寿寺,听三宜讲《楞严经》,颇新见闻,多落窠臼。闻太平采石镇麓心寺大咸,善诱方来,诲人不倦,往依杖履,视其语默,时或触机点拨,生大惭愧。清夜感悲,深怀悔责,咸见其真诚,因勉之曰:“众到无边誓愿度,已身未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烦恼无尽誓愿断,断一切烦脑,證一切菩提;法门无尽誓愿学,佛称种智,修假多闻;佛道无上誓愿成,虚空真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智种。”彻聆斯语,服膺拳拳。淹忽三年,随咸退归东山,以联芳源流付之,勖其躬行实践,深蓄厚养,以待时节因缘,不可轻出浅露。康熙丁未,将往盛京,道出维扬,与刘居士调元遇于舟中,萍水契合,受其约请住古燕观音道场。六月望日入院,云:“释迦已过去,弥勒犹未来。”乃顾左右曰:“相逢不识面,著眼莫依稀。”著有《语录》二卷。有《住山偈》云:“居在深林远市廛,山中无事绝攀缘。荆门镇日无人到,时看残霞落照前。”《栽松》:根深培植在山隈,日见青青覆缘苔。可与山门标景致,四时苍翠拂云堆。”又《和友人韵》:“深山幽谷且随缘,种粟浇蔬数亩园。寒暑来时浑不觉,披云坐起覆西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蕤音。顺治十二年进士,官通政使参议。工书,笔意近董其昌。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元英,字蕤音,秀水人。顺治乙未进士。由行人历户部郎,督理大通桥,监通州粮漕,弊尽剔。以才望选授御史,封事甚多,皆关大政。康熙癸丑,视盐河东内升,历通政参议,乞归。生平慷慨,急人患难。性好客,珠履常满,酒鎗簪珥,时在质库中不悔也。予慨当世士大夫嗟卑患贫,作自了汉,羞与寒士为伍,其猥琐鄙屑之态,岂堪令雅人见之?如先生者,其今之广陵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