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疾  拼音:tiān jí
天生的残缺。《谷梁传。昭公二十年》:「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庙。」唐。孟郊〈劝善吟〉:「天疾难自医,诗癖将何攻。」
分類:先天疾病
《國語辭典》:娘胎  拼音:niáng tāi
母体。《西游记》第一三回:「贫僧不瞒太保说,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晓得吃荤。」
《漢語大詞典》:九素
道教语。即先天九气。道教认为天地混沌之时为先天,有玄、元、始三气,三气又各化生三气,合成九气,为万物之源。素,本源。《太清玉册》谓,先天九气者:始气生混混气苍,混气生洞洞气赤,洞气生皓皓气青;元气生旻旻气緑,旻气生景景气黄,景气生遁遁气白;玄气生融融气紫,融气生炎炎气碧,炎气生演演气黑。云笈七籤卷八:“太初,天中有华景之宫,宫有自然九素之气,气烟乱生,雕云九色,入其烟中者易貌,居其烟中者百变。” 宋 范成大 《白玉楼步虚词》:“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
《國語辭典》:秉赋(秉賦)  拼音:bǐng fù
人先天的性格、资质和体魄。《红楼梦》第六四回:「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也作「禀赋」。
《漢語大詞典》:脱血
中医病名。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劳倦、房事、酒食所伤,或慢性出血,以至真阴亏损,血海空虚而成。《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血枯经闭》:“脱血过淫产乳众,血枯渐少不行经。”注:“失血过多,面与爪甲之色俱浅淡黄白,乃脱血病也。”
《漢語大詞典》:整形
通过外科手术使人体上先天的缺陷或后天的畸形恢复正常外形或生理机能。
《漢語大詞典》:偕生之疾
先天之疾,与生俱来的疾病。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国语辞典》:帕金森氏症  拼音:pà jīn sēn shì zhèng
Parkinson's disease
一种因先天基因遗传或后天环境毒物造成中脑多巴胺神经系统退化,所造成的运动与认知功能缺损。前项症状包括颤抖、躯体僵直、动作起始困难、脸部肌肉僵硬等;后项症状包括认知功能低下、情绪沟通障碍、社会退缩等。此病系由英国籍医师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最先提出。也称为「巴金森氏症」、「柏金森氏症」。
《国语辞典》:肢体残障(肢体残障)  拼音:zhī tǐ cán zhàng
指先天、后天各种生理伤残而产生的功能障碍。如小儿痲痹及其他意外伤害所造成的身体障碍。
《国语辞典》:豁唇子(豁唇子)  拼音:huō chún zi
嘴唇先天缺裂的人。也称为「豁子」、「豁嘴」。
分类:嘴唇先天
《国语辞典》:肺囊肿(肺囊肿)  拼音:fèi náng zhǒng
病名。肺部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的病变,引起肺泡壁破坏或失去弹性,出现肺泡扩大,肺组织肿胀或充气的一种病态状况。
《国语辞典》:先天说(先天说)  拼音:xiān tiān shuō
康德的哲学学说。主张先天认识为可能的,又就可适用于对象之先天概念,与由适用此概念而生的原理,各从体系,排比整齐为十二范畴,而宇宙万有皆自此演成。
《漢語大詞典》:化性起伪(化性起僞)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杨倞 注:“言圣人能变化本性,而兴起矫伪也。”宋史·蔡元定传:“ 元定 简学者 刘礪 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謫 道州 。”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宋 儒排 荀子 性恶甚力,……其教人以变化气质为先,实暗用 荀子 化性起伪之意。”
《國語辭典》:良知良能  拼音: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天赋的善性知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