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残梦(殘夢)
谓零乱不全之梦。 唐 李贺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诗:“别舘惊残梦,停杯泛小觴。” 宋 陆游 《残梦》诗:“风雨满山窗未晓,只将残梦伴残灯。” 明 高濂 《玉簪记·弦里传情》:“落叶惊残梦,閒步芳尘数落红。” 鲁迅 《野草·颓败线的颤动》:“我呻吟着醒来……我自己知道是在续着残梦。”
分類:零乱不全
《漢語大詞典》:亏缺(虧缺)
缺损不全;欠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若僕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 随 和 ,行若 由 夷 ,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繁:“如其间有文句亏缺者,细书侧注于其右。” 明 刘基 《养志斋记》:“ 孔 门弟子,以孝称于圣人而扬于后世者, 閔子 、 曾子 而已。 游 夏 之徒,则各有亏缺。” 钟敬文 《我的这颗心儿》:“我的这颗心儿,有如长空皎月:有时满吐光明,有时形象亏缺。”
《漢語大詞典》:跟肘
脚跟和手肘。为人体四肢的一部分。比喻不全的笔划。 宋 苏轼 《石鼓歌》:“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犹能辨跟肘。”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字中之漫灭缺损者,如疮瘠之瘢痕,手间之胼胝,与夫形体不全,但餘足跟臂肘者耳。” 清 沈德潜 《分赋古鼎诗三十韵》:“跟肘细分析,詰曲空抑噫。”
《漢語大詞典》:偏发(偏發)
不全面实施。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仁义礼智,孤行偏发,皆足以僨事。”
《漢語大詞典》:偏载(偏載)
不全部负载。史记·匈奴列传:“朕闻天不颇覆,地不偏载。”
分類:不全负载
《國語辭典》:隐宫(隱宮)  拼音:yǐn gōng
宫刑。《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
《漢語大詞典》:散缺
散失不全。魏书·乐志:“故使乐章散缺,伶官失守。” 宋 曾巩 《〈王深父文集〉序》:“其破去百家传注,推散缺不全之经,以明圣人之道於千载之后。”
分類:散失不全
《漢語大詞典》:残亡(殘亡)
(1).灭亡。墨子·所染:“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絶无后类。”吕氏春秋·遇合:“凡举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三者弗能,国必残亡,羣孽大至,身必死殃。” 汉 贾谊 新书·藩强:“曩令 樊 、 酈 、 絳 、 灌 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
(2).谓散佚不全。隋书·宇文恺传:“访通议於残亡,购《冬官》於散逸。”
《国语辞典》:伤寒论(伤寒论)  拼音:shāng hán lùn
书名。汉朝张机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张机死后,书散佚不全,晋王叔和为之蒐集整理,取其专论伤寒部分,辑为《伤寒论》,六篇十章。全书主以六经辨證治急性热病,为方书之祖。
《漢語大詞典》:散阙(散闕)
散失不全。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降於后世,国典不立,学校之政不修,故仪文散闕,而其为道漫然莫之究。”
分類:散失不全
《漢語大詞典》:片记(片記)
片面的记载,不全面的记载。魏书·礼志二:“今之取证,唯有《王制》一简,《公羊》一册。考此二书,以求厥旨。自餘经传,虽时有片记,至於取正,无可依揽。”
《國語辭典》:片面  拼音:piàn miàn
单方面的。如:「片面毁约是不道德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曲知
认识不全面,一知半解。荀子·解蔽:“曲知之人,观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
《漢語大詞典》:说错
说得不对
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好或不全。例如:他把自己的意思说错了,因为他没花时间好好想一想。
《漢語大詞典》:残泐(殘泐)
指金石铭文残损不全。 郭沫若 《历史人物·屈原研究》:“其钟有七具的铭文,共有八十多个字,但均甚残泐,经我把它们参缀起来,才成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