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先锋(先鋒)  拼音:xiān fēng
1.战时率先迎敌的人或部队。《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吐蕃凡有战攻的事,必驱使沙陀军向前,做著先锋。」《三国演义》第五回:「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
2.泛指一切事物的开创者或领先者。如:「这些设计师是领导流行的先锋。」
《漢語大詞典》:打先锋(打先鋒)
比喻带头,冲在前面。 茅盾 《子夜》三:“有你们两位打先锋,我跟着干罢!”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八:“ 占魁 家没有官田,不好出面领头闹事,便与 丹桂 商议,叫 纪怀信 打先锋。”
分類:带头在前
《国语辞典》:先锋队(先锋队)  拼音:xiān fēng duì
1.作战时率先迎敌的部队。如:「我军派遣精锐组成先锋队,一举攻下敌人的城堡。」
2.比喻最先起带头作用的组织或事物。如:「本系列产品是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先锋队。」
《國語辭典》:急先锋(急先鋒)  拼音:jí xiān fēng
1.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打头阵者。《水浒传》第一三回:「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
2.比喻积极带头去做的人。如:「他是国内倡导环保运动的急先锋。」
《國語辭典》: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拼音: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谚语)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见《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扫迷帚》第二四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漢語大詞典》:少年先锋队(少年先鋒隊)
简称“少先队”。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民族革命中,以青少年组成的准武装部队。规模较大的组织叫“少年先锋营”。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他是少年先锋队的队长,那想吞噬他的狼似的敌人,是有十数个死在他底瞄准里的。”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诗:“少先队来赤卫军,净是些十八九的年轻人。” 张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一个传说》:“ 杨司令 问了老太太一些话,知道她要替丈夫报仇,便收留了她的大儿子,编入少年先锋营。”
(2).我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的组织。我国少先队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新一代。 袁鹰 《未来之歌·两代红领巾二》:“我红着脸大声报告:长大了当少先队的辅导员。”
《漢語大詞典》:少年先锋营(少年先鋒營)
见“ 少年先锋队 ”。
《漢語大詞典》:少年先锋队(少年先鋒隊)
简称“少先队”。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民族革命中,以青少年组成的准武装部队。规模较大的组织叫“少年先锋营”。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他是少年先锋队的队长,那想吞噬他的狼似的敌人,是有十数个死在他底瞄准里的。”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诗:“少先队来赤卫军,净是些十八九的年轻人。” 张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一个传说》:“ 杨司令 问了老太太一些话,知道她要替丈夫报仇,便收留了她的大儿子,编入少年先锋营。”
(2).我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的组织。我国少先队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新一代。 袁鹰 《未来之歌·两代红领巾二》:“我红着脸大声报告:长大了当少先队的辅导员。”
《國語辭典》:开路先锋(開路先鋒)  拼音:kāi lù xiān fēng
原指古时军队在前开路引导者。引申比喻为带头前进的人。如:「你是我们班上的开路先锋,大家跟著你走好了。」
《國語辭典》:前驱(前驅)  拼音:qián qū
1.在前引路、开路。《周礼。夏官。太仆》:「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军入散关则群氐,率服王侯豪帅奔走前驱。」
2.在前引导的人。《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丞相若兴大师,备当为前驱。」
《國語辭典》:先登  拼音:xiān dēng
1.最先到达。如:「捷足先登」。《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上宅。」
2.指先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3.比喻出众。如:「百谷之中,豌豆最为先登。」唐。柳宗元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将入道序:「众皆曰纳言曾孙也,而又有是,咸推让为先登。」
《國語辭典》:先驱(先驅)  拼音:xiān qū
1.在前开路。《史记。卷四。周本纪》:「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汉。扬雄〈羽猎赋〉:「蚩尤并毂,蒙公先驱。」
2.泛指先行者或领导者。如:「孙中山先生为缔造民主中国的先驱。」
《國語辭典》:前锋(前鋒)  拼音:qián fēng
1.先锋,军队的前导部队。《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军前锋。」《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遣铜仁守备带领本协人马,从石屏山直抵九曲岗,以遏其前锋。」
2.篮球、足球等球类比赛中主要担任进攻的球员。
《漢語大詞典》:前登
(1).先锋;打头阵。后汉书·袁绍传:“ 绍 先令 麴义 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使 张辽 、 关羽 前登,击破,斩 良 ( 颜良 )。”
(2).向前登上;前路。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前登 阳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杜甫 《桔柏渡》诗:“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分類:向前先锋
《漢語大詞典》:军锋(軍鋒)
(1).先锋。居军前冲锋挫敌。史记·黥布列传:“ 布 常为军锋。”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从 高祖 征 广固 ,常为军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 吴三桂 ﹞亲赴 常 澧 督战,驱土司 苗 倮 助军锋;伐 黔 楚 山木,造楼船巨舰。”
(2).军中威势。 黄钺 《陇右光复记·反正巅末》:“ 陕 军伤亡数千,军锋屡挫。”
《漢語大詞典》:前蒐
前锋;先锋。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神德皇帝,驾驭英雄。始即南面,乃平西戎,孰为前蒐,时维我公。”
分類:前锋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