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光大  拼音:guāng dà
1.光明正大。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
2.光显而盛大。《易经。坤卦。彖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3.宽宏。《抱朴子。内篇。释滞》:「夫有道之主,含垢善恕,知人心之不可同,出处之各有性,不逼不禁,以崇光大。」晋。干宝《搜神记》卷三:「愿府君安身养德,从容光大,勿以神奸,污累天真。」
《漢語大詞典》:炯介
光明正大。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诗:“存没竟何人?炯介在明淑。” 唐 皎然 《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四十二韵》:“ 颜生 炯介士,有志不可越。”
分類:光明正大
《漢語大詞典》:明雅
(1).明智文雅。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吾尝与 杜周甫 论 林宗 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瓌瑋,学问渊深,妙有俊才。”
(2).光明正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國語辭典》:堂堂正正  拼音: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本指军阵强大整齐。《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后用以形容光明正大。《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况且人家的话,堂堂正正,料者一时驳不倒。」
《国语辞典》:堂堂皇皇  拼音:táng táng huáng huáng
光明正大。如:「正人君子做事总是堂堂皇皇的,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
分类:光明正大
《国语辞典》:明打明  拼音:míng dǎ míng
光明正大。《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六二回:「你今日明打明的出来,我和你杀三百合来,你看一看。」
分类:光明正大
《國語辭典》:正气(正氣)  拼音:zhèng qì
1.天地间至大至刚之气。《汉书。卷九。元帝纪》:「是以氛邪岁增,侵犯太阳,正气湛掩,日久夺光。」宋。文天祥〈正气歌。序〉:「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2.正直的气概。《淮南子。诠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儒林外史》第九回:「先年东家因他为人正气,所以托他管总,后来听见这些呆事,本东自己下店,把帐一盘,却亏空了七百多银子。」
《國語辭典》:清气(清氣)  拼音:qīng qì
1.清明之气。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历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秀气。《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酒保说:『这是一秤金家丫头翠香翠红。』三官道:『生得清气。』」
3.閒气。《西游记》第十八回:「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著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漢語大詞典》:昭事
(1).勤勉地服事。昭,通“ 劭 ”。《诗·大雅·大明》:“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高亨 注:“昭,借为劭。説文:‘劭,勉也。’此句言 文王 勤勉侍奉上帝。”一说,光明正大地服事。 揆郑 《哀政闻社员》:“﹝ 马良 ﹞昭事上帝,旁通科学。”
(2).指祭祀。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昭事是肃,俎实非馨。”旧唐书·肃宗纪:“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可以昭事。” 明 李贽 《鬼神论》:“小人之无忌惮,皆由於不敬鬼神,是以不能务民义以致昭事之勤。”
《漢語大詞典》:内明
(1).内心光明正大。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 王公 束脩励节而受谗佞之患…… 王公 沉静内明,若有他变,朝廷获害忠良之名。”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 苏 松 兵备签事 熊桴 ,自 倭 事始起以至今日,无一岁不在兵间,忠实练事,沉毅内明,出入海潮,艰危不避。”
(2).佛教语。 印度 佛教称佛学为“内明”。明,意为学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参见“ 五明 ”。
《國語辭典》:五明  拼音:wǔ míng
古印度五种学科知识、技能的总称。一声明,指研究语音、语法、修辞的学问;二工巧明,指工艺、数学、天文、音乐、美术等技艺的学识;三医方明,指医药类的学识;四因明,谓逻辑学;五内明,即关于宗教哲学与修持的知识。《大唐西域记》卷二:「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國語辭典》:阴暗(陰暗)  拼音:yīn àn
昏暗不明。如:「在这个阴暗的角落里看书,对视力会有不良的影响。」
《國語辭典》:晻昧  拼音:ǎn mèi
1.形容幽暗不明。《汉书。卷九。元帝纪》:「然而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2.暧昧、不光明。《汉书。卷六六。杨敞传》:「恽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以〕晻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
3.隐藏埋没。《汉书。卷三○。艺文志》:「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國語辭典》:鬼祟  拼音:guǐ suì
1.鬼怪。《西游记》第一○回:「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甚么鬼祟。」
2.鬼怪作祟。如:「桌椅腾空而起,想必是鬼祟吓人。」宋。黄庭坚〈次韵文潜〉诗:「年来鬼祟覆三豪,词林根柢颇摇荡。」
3.行为不光明正大。如:「他鬼祟地躲在门后,不知做些什么?」
4.懵懂、不清楚。《红楼梦》第三四回:「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5.诡计、阴谋。《孽海花》第二七回:「威毅伯掀髯微笑道:『这又是日本浪人的鬼祟!七十老翁,死生早置度外,由他去罢!我们干我们的。』」
《漢語大詞典》:礧落
亦作“礌落”。 错落分明貌。引申为光明正大、直率开朗的样子。 宋 梅尧臣 《范殿丞通判秦州》:“志尚功名间, 管 乐 犹一时;去去勿復道,礧落为男儿。” 宋 汪应辰 《黄君墓志》:“公自幼礌落不凡。” 元 程自修 《忘吾》诗之五:“丈夫礌落如天日,促促胡为升斗谋?” 章炳麟 《訄书·族制》:“今吾 中夏 之氏族,礧落彰较,皆出于五帝。五帝之民,何为而皆絶其祀也?”
《漢語大詞典》:行鬼头(行鬼頭)
做不光明正大的事。《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他爹使他行鬼头儿,听人的话儿,你看他的走的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