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阉党(閹黨)  拼音:yān dǎng
史家蔑称附和宦官乱政的奸臣与以宦官为核心的政治集团。如明史有阉党传。
《漢語大詞典》:枝党(枝黨)
依附的党羽。三国志·蜀志·李严传:“盗贼 马秦 、 高胜 等起事於 郪 …… 严 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 秦 胜 等首。枝党星散,悉復民籍。”魏书·尒朱荣传:“先是, 葛荣 枝党 韩娄 仍据 幽 平 二州, 荣 遣都督 侯渊 讨斩之。”明史·四川土司传二·播州宣慰司:“ 玠 至 蜀 ,察 永寧 酉阳 皆 应龙 姻媾,而 黄平 、 白泥 久为仇讐,宜剪其枝党。”
分類:依附党羽
《漢語大詞典》:权党(權黨)
有权势的党羽。新唐书·李石传:“有如挟姦自欺,植权党,害正直,虽加之防,鬼得以诛。”
分類:权势党羽
《漢語大詞典》:誉臣(譽臣)
谓广交党羽而享有虚誉之臣。韩非子·南面:“忠臣不听而誉臣独任,如是者谓之壅於言,壅於言者制於臣矣。” 陈奇猷 集释:“誉臣,即以羣臣称誉所进之臣。”
《國語辭典》:馀党(餘黨)  拼音:yú dǎng
未完全被消灭的残馀党徒。《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因追讨馀党,遂至无盐,进击渤海,皆平之。」《三国演义》第九回:「董卓馀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
《漢語大詞典》:密党(密黨)
关系密切的党羽、同伙。 宋 岳飞 《奏招杨钦状》:“勘 杨钦 係贼之密党,今已服从,正宜乘机掩覆巢穴。”
《漢語大詞典》:党强
谓党羽强盛众多。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贡举以厚货者在前,官人以党强者为右。”
《漢語大詞典》:根援
谓根干枝叶。喻皇亲党羽。 晋 庾亮 《让中书监表》:“臣歷观庶姓在世,无党於朝,无援於时,植根之本轻也薄也。苟无大瑕,犹或见容。至外外戚,凭託天地,势连四时,根援扶疏,重矣大矣。”
《漢語大詞典》:盗党(盜黨)
亦作“盗党”。 盗贼党羽;盗徒。 清 恽敬 《与宋于廷书》:“ 武 非纵盗,则 九江 之子非盗党也。”《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惟是盗党甚多,卑职深虑所带勇役众寡不敌。” 梁羽生 《萍踪侠影》第三回:“这两人确是盗党,偷鸡不着,反蚀把米。”
分類:盗贼党羽
《漢語大詞典》:魁党(魁黨)
头目与党羽。后汉书·李固传:“敛其魁党六百餘人,自缚归首。”
分類:头目党羽
《漢語大詞典》:营私植党(營私植黨)
结合党羽,谋取私利。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上》:“籍贯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贤否不能一律,则营私植党,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邹韬奋 《经历》十八:“我觉得随便换一个别的不是以教务为前提而只以营私植党为得计的校长,我老早就要滚蛋的。”
《国语辞典》:呼朋引伴  拼音:hū péng yǐn bàn
招引同类型的朋友,结成党羽。常有鄙视的意味。如:「老陈素来不务正业,天天呼朋引伴,四处游荡。」也作「呼朋引类」、「引类呼朋」。
《国语辞典》:闯光棍(闯光棍)  拼音:chuǎng guāng gùn
江湖无赖之流,逞强争胜,党羽间自相誇耀,称为「闯光棍」。
《漢語大詞典》:八关十六子(八關十六子)
唐 穆宗 时宰相 李逢吉 所结党羽。旧唐书·裴度传:“ 逢吉 之党 李仲言 、 张又新 、 李续 等,内结中官,外扇朝士,立朋党以沮 度 ,时号‘八关十六子’,皆交结相关之数也。”指 唐 代 李逢吉 党中的八人。新唐书·李逢吉传:“其党有 张又新 、 李续 、 张权舆 、 刘栖楚 、 李虞 、 程昔范 、 姜洽 及 训 ( 李训 )八人,而傅会者又八人,皆任要剧,故号‘八关十六子’。”
《國語辭典》:结党营私(結黨營私)  拼音:jié dǎng yíng sī
互相勾结以谋求私利。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