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六风(四六風)
初生婴儿疾病。即脐风。发病多在出生后四天至六天。如:孩子的脐带带进脏东西,得了四六风,抽死啦!
《漢語大詞典》:天子魔
佛教语。欲界第六天之主,常扰碍修行者。简称天魔。大智度论卷六八:“天子魔者欲界主,深著世间乐,用有所得,故生邪见,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是名天子魔。”
《漢語大詞典》:二十八天
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若乃沉沉夜壑,浩浩世尘,莫不以兹玄符,承彼慧日,超於三千大千之世,游乎二十八天者哉!”参见“ 三界 ”。
《國語辭典》:三界  拼音:sān jiè
佛教谓生死往来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无间地狱,称为「欲界」。二曰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在欲界之上,离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禅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无色界,无色、无物、无身,有四无色,称为「四无色天」或「四空处」。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天
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重。见云笈七籤卷二一。魏书·释老志:“二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宫有一主。”亦作“ 三十六界 ”。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 玉皇 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國語辭典》:三十三天  拼音:sān shí sān tiān
佛教宇宙观中指:(1)在须弥山顶的中央为帝释天,其四方各有八个天城,共三十三天。属于欲界六天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三:「三十三天昼度树本纵广五十由旬。」(2)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增一阿含经》卷二八:「是时三十三天各各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十六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六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欲界有六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他化自在天王多具眷属,为佛道之障碍,故称为第六天之魔王。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共有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第六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欲界之天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因而谓为第六天。是欲界之顶上也。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天共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故名第六天。
第六天魔王
【佛学大辞典】
(天名)此他化自在天王,常为佛道障碍,故云魔王,四魔中之天魔也,佛将成道,来为妨害,遂为佛所调伏,即此魔王也。三藏法数十七曰:「此魔即欲界第六天也。若人勤修胜善欲超越三界生死,而此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是名天魔。」
欲界六天
【三藏法数】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往世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三、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华言知足。谓此天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五、化乐天,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六、他化自在天,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