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陈潭秋
(1896-194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冈人。1920年发起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次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参与领导二七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满洲省委书记。1933年去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9年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1942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
《漢語大詞典》:农民协会(農民協會)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廖仲恺 《农民解放的方法》:“农民协会是救苦救难的,能够救苦救难的并不是 观世音 ,就是农民协会!”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走过的几县,知事遇事要先问农民协会。在农民势力极盛的县,农民协会说话是‘飞灵的’。”
《漢語大詞典》:平江起义
1928年7月22日,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湖南平江的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由于湘鄂赣国民党军队的联合进攻,11月,彭德怀率第五军主力撤出平江到井冈山与第四军会合,留下的部队在湘鄂赣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漢語大詞典》:施洋
(1889-1923)湖北竹山人。1919年在武汉当律师。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汉口人力车工人和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聘为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1923年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2月7日被捕,不久被杀害。
《漢語大詞典》:社会主义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 中国 的面貌。”
《漢語大詞典》:热血日报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6月创刊于上海。瞿秋白主编。是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为指导这场反帝运动而出版的机关报。同年6月27日被迫停刊。
《漢語大詞典》:少年先锋队(少年先鋒隊)
简称“少先队”。 1.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民族革命中,以青少年组成的准武装部队。规模较大的组织叫“少年先锋营”。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他是少年先锋队的队长,那想吞噬他的狼似的敌人,是有十数个死在他底瞄准里的。”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诗:“少先队来赤卫军,净是些十八九的年轻人。” 张麟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一个传说》:“ 杨司令 问了老太太一些话,知道她要替丈夫报仇,便收留了她的大儿子,编入少年先锋营。”
(2).我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的组织。我国少先队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新一代。 袁鹰 《未来之歌·两代红领巾二》:“我红着脸大声报告:长大了当少先队的辅导员。”
《漢語大詞典》:三三制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时,实行的一种人员分配制度。即在政权机构中,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毛泽东 《团结到底》:“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 续范亭 《延安五老》诗:“身体力行三三制,把握政策与主义。” 林伯渠 《春游杂咏》:“团结三三制有力,信心定可息狼烟。”
(2).指把全体成员分为三部分,分工明确,定期轮换的制度。如:三分之一人员工作,三分之一人员调查研究,三分之一人员学习。
《漢語大詞典》:三查三整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土地改革所进行的整党整军的一个重要运动。“三查”,在地方上是指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在部队中是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是指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毛泽东 《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目前在我军部队中热烈进行的三查、三整,就是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方法,达到前两项目的。”
《漢語大詞典》:三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件有力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由毛泽东在1939年10月提出并论述。统一战线就是团结全民族一切爱国人士,组成最广泛的政治联盟,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和孤立敌人;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主要手段;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中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
《漢語大詞典》:三大作风(三大作風)
指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为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 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 邓小平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毛泽东 同志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规定为我们党的三大作风的第一项。”
《漢語大詞典》:三面红旗(三面紅旗)
一九五八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合称三面红旗。
《漢語大詞典》:三结合(三結合)
中国共产党提倡过的一种工作方式。即由三个方面的人员密切结合进行工作。《人民日报》1963.2.11:“党中央所提倡的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的领导方法,就是领导人员、科学技术人员和工农群众三个方面密切结合的领导方法。”
《漢語大詞典》: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漢語大詞典》: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