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内面(內面)  拼音:nèi miàn
1.里面。如:「外套内面常有衬里。」
2.面向内地。比喻臣服中央。唐。令狐楚〈贺赦表〉:「百蛮梯航以内面,万国歌舞而宅心。」
《漢語大詞典》:地腹
(1).犹言内地,腹地。书·禹贡“北过 降水 ,至于大陆” 汉 郑玄 注:“《地説》云: 大河 东北流,过 絳水 千里,至大陆,为地腹。”《河图绛象》:“ 河 导 崑崙 ,名地首……东流至 絳水 ,千里至大陆,名地腹。”
(2).指大地的深处。 明 袁宏道 《玉京洞》诗:“深如谷,高如屋。穴云心,穿地腹。”
《國語辭典》:火塘  拼音:huǒ táng
可供生火取暖的小坑。筑于室内,四周叠以砖石,生火于其中。如:「她把火塘的火拨旺,以便烧水做饭。」
《漢語大詞典》:边班(邊班)
谓内地军队轮班调守边疆。明史·兵志三:“ 永乐 间,始命内地军番戍,谓之边班。”
《漢語大詞典》:腹民
内地的居民。清史稿·食货志一:“丁口繫於户。凡腹民计以丁口,边民计以户。”
分類:内地居民
《漢語大詞典》:内郡国(内郡國)
指内地的郡及诸侯国。汉书·宣帝纪:“詔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中国为内郡,缘边有夷狄障塞者为外郡。 成帝 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士。”
《漢語大詞典》:羌煮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太平御览卷八五九引 晋 干宝 搜神记:“羌煮貊炙,戎翟之食也;自 太始 以来,中国尚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羹臛法:“羌煮法:好鹿头,纯煮令熟,著水中,洗治;作臠如两指大。猪肉琢作臛,下葱白,长二寸一虎口。细琢薑及橘皮各半合,椒少许。下苦酒、盐、豉适口。”
《漢語大詞典》:榻榻眯
日本 房屋铺在室内地板上的草垫或草席。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曾在 克家 的榻榻眯上睡过许多夜。”
《国语辞典》:腹省  拼音:fù shěng
位处内地或中心的省分。如河南、山西、陕西等。
《国语辞典》:边疆民族(边疆民族)  拼音:biān jiāng mín zú
主要集居于边境附近疆域的民族。中国历代人口组成多以居于内地的汉族为主,边疆民族或亦被称为「少数民族」。
《漢語大詞典》:腹城
内地的城。明史·徐石麒传:“乃论 新甲 陷边城四,陷腹城七十二,陷亲藩七,从来未有之奇祸。”
分類:内地
《漢語大詞典》:腹引
清 代在内地贩卖茶、盐的行商执照。《清会典事例·户部·茶课》:“腹引、边引、土引,每引各徵课银一钱二分五釐;腹引每引徵税银二钱五分。”
《國語辭典》:大陆性气候(大陸性氣候)  拼音:dà lù xìng qì hòu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的气候类型。特徵为夏热冬冷,年温差、日温差大,雨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平均,大多集中在夏季。
《漢語大詞典》:煖坑
屋内地下为烧火取暖所修的坑道。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水经注:‘ 观鸡水 东有寺,寺起大堂,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此盖即煖坑也。则中华已自 北魏 前有之。”
《漢語大詞典》:柔远怀迩(柔遠懷邇)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诛利口:“岂谓 蜀国 皇帝,柔远怀邇,居安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