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潜在
铁胎
体内
内争
内务
内密
内奸
离女
中夭
宏观
内幕
内战
派系
内衅
内功
《國語辭典》:潜在(潛在)  拼音:qián zài
潜藏于内在。如:「潜在力量」。
《漢語大詞典》:铁胎(鐵胎)
(1).用铁制作的内部衬垫物。新五代史·杂传十五·慕容彦超:“其被围也,勉其城守者曰:‘吾有银数千鋌,当悉以赐汝。’军士私相谓曰:‘此铁胎尔,復何用哉!’皆不为之用。”
(2).指胎土含铁量较多的瓷器。如 宋 建窑兔毫盏之类。参阅《文物》1959年第2期 冯先铭 《瓷器浅说》
《漢語大詞典》:体内
位于或来源于生物体内部的
属于或关于身体内部的
体内感觉到的。例如:从滑行铁道上急骤下降时体内的那种感觉;强烈的体内快感。
《国语辞典》:内争(内争)  拼音:nèi zhēng
内部的争斗。如:「这家公司刚成立没多久,但内争得很厉害!」
分类:内部争斗
《國語辭典》:内务(內務)  拼音:nèi wù
1.国内的政治事务。《公羊传。隐公二年》汉。何休。解诂:「凡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
2.宫廷内的事务。《南史。卷七○。循吏传。序》:「及登庸作宰,留心吏职。而王略外举,未遑内务。」
3.集体生活中室内的日常事务。如叠棉被、打扫地板等。
《漢語大詞典》:内密
(1).指枢密使。 宋 胡宿 《除曾公亮检校太尉充枢密使制》:“贰公之司,久陪于论道;内密之任,宜正于筦枢。”
(2).内部的真实情况。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在今,内密既发,四邻竞集而迫拶,情状自不能无所变迁。”
《國語辭典》:内奸(內奸)  拼音:nèi jiān
潜伏在团体、组织中,从事破坏、分化的敌对分子。也称为「内奸」。
《漢語大詞典》:离女(離女)
道家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与“坎男”相对。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 唐 吕岩 《明胎息》诗:“炼成离女液,嚥尽坎男津。” 唐 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之一:“离女驾龙为木壻,坎男乘虎作金翁。”
《漢語大詞典》:中夭
谓从内部戕害。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斯术之於斯民也,犹内关之疾也。非有痛痒烦苛於身,情志慧然,不觉疾之已深也,然而期日既至,则血气暴竭。故内关之疾,疾之中夭,而 扁鹊 之所甚恶也。”
分類:内部戕害
《國語辭典》:宏观(宏觀)  拼音:hóng guān
宽广的观察角度,注重对整体的理解及掌握。如:「做生意要有宏观的视野,才能体察到大环境的细微变化,洞察机先。」
《國語辭典》:内幕(內幕)  拼音:nèi mù
外界所不知道的内部实情。通常指不可对外公开的秘闻。如:「不是核心决策人物,不会知道公司营运的内幕。」
《國語辭典》:内战(內戰)  拼音:nèi zhàn
1.国内的战争。指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势力或团体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或争取权力,所进行的武力冲突。如:「一个国家如果陷入长期内战,往往会造成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2.内心的挣扎。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外熏性易染,内战心难衄。」
《國語辭典》:派系  拼音:pài xì
环绕著某个人或问题所组织的一个群体或小派别。
《漢語大詞典》:内衅(内釁)
内部的嫌隙、争端。《宋书·何偃传》:“无虑往岁挫伤,续以内衅,侮亡取乱,诚为沛然。”
《國語辭典》:内功(內功)  拼音:nèi gōng
拳术家蕴功于体内,不露形貌,练习时以运气使劲,坚实内膜为主。用于锻鍊身体内部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