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仲月
芳岁
晦日
天元
穷鬼
弦月
殿春
端良
旦日
姑洗
下弦
上辛
七七
重阳节
腊日
《漢語大詞典》:仲月
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 唐 钱起 《过鸣皋隐者》诗:“仲月霽春雨,香风生药田。”新唐书·礼乐志四:“礼不祭墓, 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卤簿衣冠巡陵。” 宋 陆游 《舍北摇落景物殊佳偶作》诗:“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 明 何景明 《甘露颂》:“皇嗣元载,仲月维冬。”清史稿·高宗本纪:“丙午,举行经筵。自是每季仲月举行一次,岁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芳岁(芳歲)
(1).指农历每年的首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
(2).芳春;盛年。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唐 李白 《书情寄仲弟邠州长史昭》诗:“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宋 王安石 《露坐》诗:“芳岁老易晚,良宵闲独多。”
《國語辭典》:晦日  拼音:huì rì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晦日用兵,兵法所忌。」
《國語辭典》:中和节(中和節)  拼音:zhōng hé jié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华北地区,尤以北平为最。此节日乃由唐德宗下诏成立。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真君的生辰,民间习于是日相互赠送百谷、瓜果,并以「太阳鸠糕」祀日,祈求农作物丰收。见《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
《漢語大詞典》:天元
(1).谓岁时运行之理。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司马贞 索隐:“言王者易姓而兴,必当推本天之元气行运所在,以定正朔,以承天意,故云承顺厥意。”
(2). 周 历建子,以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后世以 周 历得天之正道,谓之“天元”。后汉书·陈宠传:“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时令》曰:‘诸生荡,安形体。’天以为正, 周 以为春…… 周 以天元, 殷 以地元, 夏 以人元。”
(3).算法名。本古代九章方程,相当于今代数中的一元方程式。 宋 秦九韶 《数书九章》、 元 李治 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朱世杰 《四元玉鉴》,都运用了这种算法。
(4).谓至高无上。后汉书·陈忠传:“臣愿明主严天元之尊,正乾刚之位。”
(5).围棋术语。指棋盘最中心之交叉点。
(6). 日本 最高级围棋手的荣誉称号。现 中国 亦有此称号,始于1987年。
《國語辭典》:穷鬼(窮鬼)  拼音:qióng guǐ
1.较没有钱的神鬼。唐。韩愈 送穷文:「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
2.骂穷人的刻薄话。
《國語辭典》:弦月  拼音:xián yuè
呈弓弦状的月称为「弦月」。南朝宋。谢灵运〈七夕咏牛女〉诗:「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宋。范成大〈舫斋晚憩〉诗:「两馀弦月上,尘界本清凉。」
《漢語大詞典》:殿春
春季的末尾。指农历三月。 清 徐灿 《水龙吟·春闺》词:“浓阴侵幔,飞红堆砌,殿春时候。”
《漢語大詞典》:端良
(1).指正人贤士。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拜御史丞兼左丞,束拔端良,风威益振。”
(2).谓正直良善。 宋 苏辙 《代张公安道祭李宥侍郎文》:“世称至治, 咸平 景德 。士生其间,端良纯一。”
(3).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明 文徵明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诗》之五:“古人惜端良,今我胡不乐?”
《國語辭典》:旦日  拼音:dàn rì
明日,次日。《战国策。齐策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國語辭典》:姑洗  拼音:gū xiǎn
古代十二律之一。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國語辭典》:下弦  拼音:xià xián
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半圆形月相。唐。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幼学琼林。卷一。岁时类》:「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
《漢語大詞典》:上辛
农历每月上旬的辛日。《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从,则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从,则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从,则不郊矣。” 范宁 注:“郊必用上辛者,取其新洁莫先也。”史记·乐书:“ 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甘泉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孟春上辛祈穀,祀 昊天上帝 ,是日祀感生帝,皆於南郊。”
《國語辭典》:七七  拼音:qī qī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也称为「断七」、「尽七」。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相传天上牛郎织女于这晚相会,后世以此日为情人节。此日妇女往往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艺。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
《国语辞典》:重阳节(重阳节)  拼音:chóng yáng jié
九为阳数,俗称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习俗多于此日相率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以避凶厄。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诗:「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也称为「暮节」、「登高节」、「老人节」、「重九」、「重阳」、「重阳日」。
《國語辭典》:腊日(臘日)  拼音:là rì
农历十二月初八。参见「腊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