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田叟
老农夫。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及见 康 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元史·仁宗纪一:“至 漳河 ,值大风雪,田叟有以盂粥进者,近侍却不受。” 清 郑珍 《江边老叟》诗:“下马荒塍问田叟,此邦当年翁记否?”
分類:老农农夫
《漢語大詞典》:美芹
列子·杨朱:“ 宋 国有田夫……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慙。’”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本谓农夫以水芹为美味,欲献于他人,后喻以微物献给别人。 唐 杜甫 《赤甲》诗:“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有感》诗:“大官荐玉食,野人徒美芹。”参见“ 芹献 ”、“ 献芹 ”。
《漢語大詞典》:杜陵叟
(1).指 杜陵 的老农夫。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2).指唐 杜甫 。 宋 陆游 《感旧》诗之六:“我思 杜陵叟 ,处处有遗踪。”
《漢語大詞典》:钓耕(釣耕)
渔人和农夫。泛指平民。 元 甘复 《送别》诗:“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
《漢語大詞典》:青裳
青黑色的衣裳。为贱者所服。亦借指农夫、蚕妇、僮婢等。 唐 王勃 《九成宫颂》:“蚕功顺令,业著於青裳;蜃磨迎春,恩周於黛耜。”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金浆玉饌,食客三千;緑幘青裳,家僮数百。”
《漢語大詞典》:村父
乡下人,老农夫。 元 冯子振 《鹦鹉曲·钱塘初夏》曲:“ 钱塘江 上亲曾住, 司马槱 不是村父。” 元 张可久 《黑漆弩·别高沙诸友用〈鹦鹉曲〉韵》曲:“相从一月 秦邮 住,笑我是不耕种的村父。”
《漢語大詞典》:耕蓑
农夫的蓑衣。 唐 崔道融 《溪上遇雨》诗:“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分類:农夫蓑衣
《漢語大詞典》:啬民(嗇民)
亦作“ 嗇人 ”。 农夫。嗇,通“ 穡 ”。 三国 魏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劝分务本,嗇民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一本作“ 嗇人 ”。
分類:农夫
《漢語大詞典》:耘笠
农夫耕作时戴的斗笠。 宋 郑侠 《烟雨楼》诗:“花鑣抑策熙怡里,耘笠渔簑笑语中。”
《漢語大詞典》:彫氓
谓受摧折而残存的农夫。新唐书·陈子昂传:“春作无时,何望有秋?彫甿遗噍,再罹艰苦。”
《国语辞典》:摇耧(摇耧)  拼音:yáo lóu
一种传统的农耕技术。播种时,农夫将种子放入耧中,不断的摇晃耧把,使种子均匀的漏下。
《国语辞典》:田夫牧子  拼音:tián fū mù zǐ
农夫与牧童。《旧五代史。卷一二六。周书。列传。冯道》:「若急行,必遗下兔园册。」邵晋涵注引《欧阳史》:「《兔园策》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分类:农夫牧童
《国语辞典》:野人献曝(野人献曝)  拼音:yě rén xiàn pù
古代宋国有个农夫,不知世间有温室暖裘,想将曝日取暖的方法进献国君,以得重赏。典出《列子。杨朱》。后比喻平凡人所贡献的平凡事物。亦用为人对所献东西或意见的自谦之词。如:「我提出一点浅见,只是野人献曝,权供大家参考罢了。」也作「野人献日」。
《国语辞典》:戴笠荷锄(戴笠荷锄)  拼音:dài lì hè chú
戴著斗笠,扛著锄头。指农夫。如:「炎炎夏日,戴笠荷锄的农夫正辛勤的在田间工作。」
《漢語大詞典》:雕氓(彫甿)
谓受摧折而残存的农夫。新唐书·陈子昂传:“春作无时,何望有秋?彫甿遗噍,再罹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