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鼻衄  拼音:bí nǜ
鼻腔出血。多因鼻部受到外伤、黏膜过度乾燥、微血管破裂、维生素不足或鼻内肿瘤等疾病而引起。《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列传二。胡天游列传》:「乾隆元年,尚书任兰枝荐举鸿博,次年补试,鼻衄大作,投卷出。」
《漢語大詞典》:鼽衄
亦作“鼽衂”。 指鼻出血和流清涕。《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春善病鼽衄。”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目黄、口乾、鼽衄,喉痺。”
分類:出血
《國語辭典》:血崩  拼音:xiě bēng
中医上指妇女生殖器官内大量出血的病症。
《國語辭典》:咳血  拼音:kǎ xiě
咳嗽痰中带血。
《漢語大詞典》:衄血
鼻孔出血。亦泛指出血。《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从春至夏衄者”注:“衄血,阳络伤也……从春至夏衄血,属太阳也。”集注引 李彣 曰:“衄血出於鼻。”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一·吐血衄血:“吐血出於胃,衄血出於肺。”
《國語辭典》:齧臂盟  拼音:niè bì méng
咬臂出血以表示坚定的决心或极为诚信的盟约。语本《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齧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用以指男女私订的婚约。如:「他们虽曾有过齧臂盟,但因战乱而分离,始终无法结成连理。」
《國語辭典》:齧臂  拼音:niè bì
1.咬手臂。《魏书。卷五九。刘昶传》:「虽在公堂,诸王每侮弄之,或戾手齧臂,至于痛伤,笑呼之声,闻于御听。」
2.自咬手臂以示决心的坚定。参见「齧臂盟」条。唐。骆宾王 上廉使启:「虽噬指思归,空轸倚闾之望。而齧臂求仕,非图高盖之荣。」
《漢語大詞典》:刻臂
古人盟誓的一种形式,割臂出血以昭信义。旧五代史·梁书·李罕之传:“ 罕之 既与 言 患难交契,刻臂为盟,永同休戚。”
《国语辞典》:鼻血  拼音:bí xiě
鼻子因外伤、肿瘤或发炎等情况,导致鼻黏膜、鼻中隔出血的现象。
《漢語大詞典》:发淤(發淤)
犹发绀。谓显现出血液凝积不流通的病象。 姚雪垠 《长夜》三三:“他只有二十岁上下,脸皮蜡黄,有点发淤,眼泡虚肿,白眼球网着红丝。”
《國語辭典》:脉搏(脈搏)  拼音:mài bó
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搏动,在体表较浅处可用手指接触察觉。也作「脉膊」。
《国语辞典》:止血剂(止血剂)  拼音:zhǐ xiě jì
为抑制伤口出血而使用的药剂,常用于外科手术中。
《漢語大詞典》:疻烂(疻爛)
谓互相殴打出血。 章炳麟 新方言《岭外三州语》:“三州谓相鬭捾人出血为疻出血,或曰疻烂。”
分類:殴打出血
《国语辞典》:隐血(隐血)  拼音:yǐn xiě
因体内某部分出血而在粪便或脑脊液中出现的血液。必须用化学试剂或试纸方能测出。
《漢語大詞典》:血指汗颜(血指汗顔)
手指出血,脸上冒汗。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宋 秦观 《谢及第启》:“圆冠方屨,求自试者几千万焉;血指汗颜,获见收者纔四百耳。”
《國語辭典》:牙疳  拼音:yá gān
中医上指齿龈红肿、腐烂的病症。也称为「齿槽脓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