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代舍
(1). 战国 齐 孟尝君 接待门客分上中下三等,上客所居称代舍。史记·孟尝君列传:“初, 冯驩 闻 孟尝君 好客,躡蹻而见之…… 孟尝君 置传舍十日, 孟尝君 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 冯先生 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緱。弹其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 孟尝君 迁之幸舍,食有鱼矣。五日,又问传舍长。答曰:‘客復弹剑而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舆。’ 孟尝君 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 司马贞 索隐:“传舍、幸舍及代舍,并当上、中、下三等之客所舍之名耳。”
(2).泛指接待宾客的馆舍。 明 袁宏道 《傅良乡入计序》:“于时长 良邑 者, 傅 侯也。余以昏黑至,侯犹俟于代舍,因问所以调停之策。”
《漢語大詞典》:上忙
旧时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规定地丁钱粮在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做上忙。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大宪惧州县之滋事,知催科之不效,遂有展缓上忙之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三》
《漢語大詞典》:下忙
清 代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下期从八月到十一月,叫下忙。《中国现在记》第五回:“我这次署事,收过下忙,又收过漕米。”参见“ 上下忙 ”。
《漢語大詞典》:上下忙
清 雍正 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合称“上下忙”。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漢語大詞典》:中卿
古官名。 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荀子·大略》:“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杨倞 注:“中卿,若宗伯也。”
《漢語大詞典》:午市
(1).中午的集市。语本《易·繫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明 高启 《送李使君镇海昌》诗:“人杂岛夷争午市,潮随山雨入秋城。” 宋炎 《燃烧的心》:“前面不远便是一个午市。”
(2).旧时 上海 交易所中分上下午两场进行交易。上午称早市,下午称午市。
《国语辞典》:辞通(辞通)  拼音:cí tōng
书名。近人朱起凤撰。二十四卷,分上下两册。采古籍中双音词语,按平水韵编次。把音同和音近通假、义同通用、形近而讹的词语,搜罗在一起,博举例證以说明其用法。每条下附加按语,说明形、音、义三者的流变。凡字同而义异、音异者,皆作为附录。
《漢語大詞典》:上下忙
清 雍正 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合称“上下忙”。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漢語大詞典》:体敌(體敵)
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尊卑。 汉 班昭 《女诫·和叔妹》:“夫嫂妹者,体敌而尊,恩疏而义亲。”尔雅·释亲“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子晜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 晋 郭璞 注:“四人体敌,故更相为甥。”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卷上:“一旦復子明辟,遂同为师保,左右 成王 ,师保位分体敌, 召公 之心,有不能自安者,故欲引去。”参见“ 敌体 ”。
《漢語大詞典》:敌体(敵體)
谓彼此地位相等,无上下尊卑之分。 汉 班固 《白虎通·王者不臣》:“诸父诸兄者亲,与己父兄有敌体之义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今朝廷之上,羣臣皆自东阶而升,不敢升自西阶,非特嫌,若宾主敌体,亦以西为尊也。”《好逑传》第三回:“你既娶我来,我就是与你敌体的夫妻了。”
《國語辭典》:三晡  拼音:sān bū
晡,申时。一时辰分为上、中、下,故申时称为「三晡」。北周。庾信〈春赋〉:「百丈山头日欲斜,三晡未醉莫还家。」《宋书。卷四一。后妃列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召必以三晡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
《漢語大詞典》:寅半
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辰。每辰分上、中、下,后分为初、正。寅半即寅正,相当于清晨四点钟。汉书·律历志:“天统之正,始施於子半……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谓分十二辰,各有上中下,言半,谓在中也。”
《漢語大詞典》:两忙税(兩忙税)
清 雍正 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故有“两忙税”之称。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有田何不种稻稷?秋收不给两忙税。”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国语辞典》:三国志平话(三国志平话)  拼音:sān guó zhì píng huà
书名。讲史话本,分上、中、下三卷。内容起于司马仲相阳间断狱,终于诸葛亮病亡。为研究三国演义形成和演变的重要资料。
《国语辞典》:菜根谭(菜根谭)  拼音:cài gēn tán
书名。明洪自诚撰。分上下二卷,三百六十篇。因宋汪革曾有「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之语,故称为「菜根谭」。书中以格言方式,警惕人尚德性、轻名利,强调在简朴的生活中,才有踏实的人生。内容思想杂揉儒、释、道三家,多敦品励学、为人处世的格言,意义深刻,颇堪细嚼。
《國語辭典》:工力悉敌(工力悉敵)  拼音:gōng lì xī dí
双方的功夫学力相当,难分上下。《唐诗纪事。卷三。上官昭容。引张说作昭容文集序》:「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馀篇,……沈、宋二诗不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彫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
《漢語大詞典》:护军营(護軍營)
清 代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营兵选八旗 满洲 、 蒙古 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 雍正 三年(1725年),又设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清文献通考·兵二》:“ 天聪 年间,设巴牙喇营,为护军营之始。 顺治 初,详定营制,初以上三旗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等守卫禁门,下五旗各守王公府门,遇行围出征,则八旗一律分拨。 雍正 七年,始定八旗护军,均司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