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分割  拼音:fēn gē
将整体予以分开。如:「连体婴分割手术」。
《國語辭典》:乖分  拼音:guāi fēn
分裂,分离。晋。陶渊明〈与殷晋安别〉诗:「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宋。陆游 书愤诗:「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漢語大詞典》:拆裂
(1).分裂;破裂。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摐撞则八紘摧隤,鼓怒则九纽拆裂。”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蕈毒》:“僧 德明 游山得奇菌,归作糜供众,毒发…… 德明 亟尝粪,获免。有 日本 僧 定心 者,寧死不污,至肤理拆裂而死。” 明 陈子龙 《斗鸡篇》:“崇冠或拆裂,胡髯竟摧伤。”
(2).拆开。 明 文徵明 《题林藻深慰帖》:“民间藏者或有内府印记,即拆裂以献。”
《國語辭典》:圮裂  拼音:pǐ liè
破碎,倾毁分裂。《三国志。卷六四。吴书。诸葛滕二孙濮阳传。诸葛恪》:「至吾父子兄弟,并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隶,是以悲恸,肝心圮裂。」晋。皇甫谧〈三都赋序〉:「曩者汉室内溃,四海圮裂。」
分類:破碎分裂
《漢語大詞典》:剖裂
(1).划分。汉书·诸侯王表:“ 汉 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 秦 孤立之败,於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2).皴裂。东观汉记·茨充传:“臣行部入 长沙 界,观者皆徒跣。臣问御佐曰:‘人无履,亦苦之否?’御佐对曰:‘十二月盛寒时,并多剖裂血出,然火燎之,春温或脓溃。’”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序》:“民惰窳,少麄履,足多剖裂血出。”
(3).犹分裂。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 五代 之际,天下剖裂。” 明 高攀龙 《〈王文成公年谱〉序》:“道之不明也,支离于 汉 儒之训詁;道之明也,剖裂于 朱 陆 之分门。”
《漢語大詞典》:支裂
犹分裂。 宋 范仲淹 《太府少卿知处州事孙公墓表》:“ 唐 季海内支裂,卿材国士,不为时王之用者,民鲜得称焉。”
分類:分裂
《漢語大詞典》:剥剖
犹分裂。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有 陶唐 冀遗风餘思, 晋 、 韩 、 魏 之相剥剖。”
分類:分裂
《漢語大詞典》:分磔
犹分裂。太平广记卷二八引 唐 张读 宣室志·僧契虚:“ 隋 末天下分磔,兵甲大扰。” 宋 曾巩 《一鹗》诗:“社中神狐倏闪内,脑尾分磔垂弓櫜。”
分類:分裂
《國語辭典》:离合(離合)  拼音:lí hé
分离与会合。《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进有离合去就之宜,退有诬罔枉死之咎。」
《國語辭典》:葡萄  拼音:pú táo
植物名。葡萄科葡萄属,落叶大藤本,卷须分叉。叶掌状三至五深裂或中裂,具长柄,互生,心状圆形。圆锥花序,花瓣呈帽状合生,黄绿色。果实也称为「葡萄」,球形或椭圆形,呈紫或淡绿色,酸甜多汁,是常见水果,可酿酒。也称为「蒲桃」、「蒲萄」、「蒲陶」。
《國語辭典》:瓦解  拼音:wǎ jiě
比喻全部解体或溃散。《淮南子。泰族》:「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矣。」
《國語辭典》:蒲葵  拼音:pú kuí
植物名。棕榈科蒲葵属,常绿乔木。茎干为单干直立,高五至二十公尺。叶近圆形,掌状中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二裂,渐尖,下垂。花色白或黄绿,果椭圆形,内有一颗种子。其叶可作蒲扇或编成草帽,苞毛可以作绳子或刷子,嫩芽可食。原产华南及中南半岛。
《漢語大詞典》:合散
(1).聚合消散;聚集分离。文选·贾谊〈鵩鸟赋〉:“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识其时。” 汉 焦赣 《易林·解之咸》:“登几上车,驾駟南游。合散从横, 燕 秦 以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故因其合散分为数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别算位而已。”
(2).统一与分裂。 宋 叶适 《〈龙川集〉序》:“ 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学,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发其祕藏。”
《漢語大詞典》:无统(無統)
(1).没有系统。朱子语类卷一○五:“孟子若读得无统,也是费力。”
(2).谓分裂割据,不得正统。朱子语类卷一○五:“又有无统时,如 三国 、 南北 、 五代 ,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某尝作《通鑑纲目》,有‘无统’之説。”
(3).没有统领。《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兵不可一日无将。部兵无统,要得 王滶 来营中管领。”
《國語辭典》:二周  拼音:èr zhōu
1.西周、东周二代。《文选。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然而邹鲁旧邦,临淄遗俗,俱穆二周之化。」
2.两年。《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自我离群,二周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