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细胞遗传学(细胞遗传学)  拼音:xì bāo yí chuán xué
探讨遗传与染色体分裂及基因重组、转移的关系,是由遗传学与细胞学发展出来的一门科学。
《国语辞典》:核子反应炉(核子反应炉)  拼音:hé zǐ fǎn yìng lú
一种能使原子核产生分裂或融合反应的设备。
《国语辞典》:后现代剧场(后现代剧场)  拼音:hòu xiàn dài jù cháng
后现代主义表演艺术。系透过反叙事结构和分裂的意、像等后现代手法,呈现出的一种表演面貌。整个演出,不受剧本的约束,而由演员集体即兴创作。
《国语辞典》:希腊教会(希腊教会)  拼音:xī là jiào huì
基督教的一派。西元一○五四年与罗马教会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盛行于希腊、俄国等地。也称为「东正教」、「希腊正教」。
《国语辞典》:细胞周期(细胞周期)  拼音:xì bāo zhōu qí
真核细胞历经间期、M期由开始分裂起,直至它分裂为二的过程。
《国语辞典》:下等植物  拼音:xià děng zhí wù
不开花结实,而以生孢子或分裂芽生法繁殖的植物。如菌藻、藓、苔等。也称为「隐花植物」、「无花植物」。
《国语辞典》: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拼音:yǒu sī fēn liè
mitosis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分裂方式,包括胞核分裂和胞质分裂。胞核分裂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等阶段。胞核分裂完成后继而胞质分裂,最后产生两个细胞核相同、细胞质大致相等的子细胞。
《国语辞典》:隐花植物(隐花植物)  拼音:yǐn huā zhí wù
不开花结实,亦不产生种子,赖胞子或分裂芽生法以传种的植物。如藓、苔、菌、藻等是。也称为「下等植物」、「无花植物」。
《国语辞典》:除虫菊(除虫菊)  拼音:chú chóng jú
植物名。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钝头,背面密被绢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舌状小花白色或红色。全草可曝乾研粉,用以驱除蚊蚤。
《国语辞典》:核分裂  拼音:hé fēn liè
1.一种核反应。由重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质量相差不多的轻原子核,同时放出能量,通常并释出一个或多个中子。
2.生物上指细胞核的分裂现象,特别指正常无性的细胞分裂。
《国语辞典》:单孢子(单孢子)  拼音:dān bāo zǐ
具单套染色体,单一或不分裂的无性孢子,细胞中常含较多的贮藏物质。是由某些红藻类二倍体世代所产生,但分裂时每一母细胞只产生单一个孢子而非四分子。
《国语辞典》:胚柄  拼音:pēi bǐng
植物学上指种子植物中,由接合分子分裂的一些细胞组织,可使胚与胚乳相连,并将胚推至胚乳部分以吸收养分。
《国语辞典》:胚囊  拼音:pēi náng
1.受精卵分裂时,成为有中空腔的囊状物,称为「胚囊」。也作「囊胚」。
2.被子植物胚珠珠心内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大孢子,其中三个退化,仅馀一个大孢子进行有丝分裂,产生七个细胞(含一个卵细胞)、八个核的雌配子体,称「胚囊」。
《国语辞典》:骨痂  拼音:gǔ jiā
当骨骼受到伤害的时候,局部的骨膜细胞会分裂,先形成软骨,再骨化成硬骨,而后即完成修复工作。
《国语辞典》:核爆  拼音:hé bào
核弹爆炸的简称。经由原子核的连锁分裂或熔合反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在极短时间内释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