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分类词汇(续上)
白蔹
罢辜
劈烈
生长点
水剩山残
魔芋
离析分崩
裂殖菌
《國語辭典》:白蔹(白蘞)  拼音:bái liàn
植物名。葡萄科蛇葡萄属,木质藤本。根为块茎状,叶互生,掌状复叶,色青绿,小叶深羽裂,卵形以至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尖或渐尖。五、六月间开黄绿色小花,排列成聚伞花序。浆果球形。供观赏,根可入药。也称为「白草」。
《漢語大詞典》:罢辜(罷辜)
分裂牲体。《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汉 郑玄 注:“故书疈为罢。 郑司农 云:‘罢辜,披磔牲以祭。’”一说,罢同“ 摆 ”。参阅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分類:分裂牲体
《漢語大詞典》:劈烈
亦作“ 劈裂 ”。 裂开,分裂。 唐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忽挥素爪画七絃,苍崖劈烈迸碎泉。” 华山 《大戈壁之夜》:“暴风烈日和无情的岁月,曾经把多少高山深谷夷为平地,劈裂成破碎焦黑的石砾呵!”
分類:裂开分裂
《國語辭典》:生长点(生長點)  拼音:shēng zhǎng diǎn
即顶端分生组织,由一群幼嫩细胞所组成,充满原形质,能分裂而增生新组织。显花植物根的生长点在根尖根帽的背后,茎的生长点在其顶端,叶的生长点在其基脚。
《漢語大詞典》:水剩山残(水剩山殘)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水剩山残”多指亡国或经过变乱后国土分裂、山河残破的景象。 清 无名氏 《指南梦》第九曲:“叹息 长江 天堑,水剩山残。”参见“ 残山剩水 ”。
《國語辭典》:残山剩水(殘山剩水)  拼音: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比喻战后破碎的山河或沦陷的国土。明。王燧 题赵仲穆画诗:「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残山剩水中。」也作「剩水残山」。
《漢語大詞典》:魔芋
(1).多年生草本植物,掌状复叶,小叶羽状分裂,花紫褐色。地下茎球形,可食用和制作淀粉。
(2).指这种植物的地下茎。
《漢語大詞典》:离析分崩(離析分崩)
形容国家、集团或组织分裂瓦解。 郭沫若 《新华颂·顶天立地的巨人》:“使那整个的侵略阵营已经开始着离析分崩。”参见“ 分崩离析 ”。
《國語辭典》:分崩离析(分崩離析)  拼音:fēn bēng lí xī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宋。司马光〈保业〉:「分崩离析,不可胜纪。」
《國語辭典》:裂殖菌  拼音:liè zhí jùn
以分裂方法繁殖的微生物。通常指细菌。
分類:分裂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