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判官  拼音:pàn guān
1.职官名。唐代设置,为辅佐节度使、观察使的官吏。宋沿此制。
2.民间神话传说中辅佐阎王、执管生死簿的冥官。《西游记》第一一回:「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儒林外史》第三回:「罢么!胡老爹!你每日杀猪的营生,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这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棍。」
《漢語大詞典》:蛮判官(蠻判官)
宋 代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地方官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蛮人言语不通,郡中有蛮判官者为之贸易,蛮判官盖郡吏,然蛮人慑服,惟其言是听。”
《国语辞典》:判官还讲三分理(判官还讲三分理)  拼音:pàn guān hái jiǎng sān fēn lǐ
(谚语)比喻再不讲情理的人也会讲点情理的。如:「他既已改过,判官还讲三分理,你就别再为难他了!」
《国语辞典》:铁面判官(铁面判官)  拼音:tiě miàn pàn guān
称公正严明,不徇私情的执法人员。如:「这位执法人员像个铁面判官,毫不徇私。」
《国语辞典》:判官笔(判官笔)  拼音:pàn guān bǐ
1.武器名。中国一种形似笔状的武器。
2.民间神话传说中,阎王判官所执的笔。如:「冥府判官的判官笔,往往是一笔定生死。」
《国语辞典》:跳判官  拼音:tiào pàn guān
一种戏曲表演动作。此种身段源于唐代的舞判,舞判身段都是大架子、小神气,异常美观。简称为「跳判」。
《高级汉语词典》:都判官
迷信说法,阴间主管生死簿的官
《漢語大詞典》:裁判官
法官。 巴金 《灭亡》第七章:“他好像自己是一个裁判官,在宣告一个阶级、一个社会底死刑。”
分類:法官
《漢語大詞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壮观,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國語辭典》:判官头(判官頭)  拼音:pàn guān tóu
马鞍前头凸起的部位。《负曝闲谈》第一○回:「等那马扫过一趟,扫到第二趟,把缰绳望判官头上一搁,在腰里掏出套料的鼻烟壶来,把鼻烟磕在手心里,慢慢的闻著。」《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见那女子下了驴儿,把扯手搭在鞍子的判官头儿上。」
《分类字锦》:判官巡行(判官巡行)
见择善种注
分类:马政
《國語辭典》:审判官(審判官)  拼音:shěn pàn guān
1.在法庭上负责审判的官员。一般指审判长。
2.军事演习中,称判定演习得失胜负的人为「审判官」。
《漢語大詞典》:群牧判官
群牧司(主管国家公用马匹的机构)的判官。例如:先公为群牧判官。——·司马光《训俭示康》
《漢語大詞典》:胡判
指迷信传说中阴司的判官。胡,形容多须。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破儒巾,欠时样,蓝衫补孔重重绽。你也瞧,我也看,若还冠带象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