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争取(爭取)  拼音:zhēng qǔ
积极求取。如:「在奥运会上,各国选手无不尽全力争取佳绩。」《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秦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
《國語辭典》:夺取(奪取)  拼音:duó qǔ
强取。《汉书。卷九八。元后传》:「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馀。」《红楼梦》第四回:「这拐子便又悄悄的卖与薛家,被我们知道路,去找拿卖主,夺取这丫头。」
《漢語大詞典》:路向
(1).道路延伸的方向。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为什么我们要赶着走路?路向又不是沿着铁路而是指向东北。”
(2).引申为努力的目标。 王西彦 《在漫长的道路上》二:“当时中学里已经分科,他决不定自己的路向,感到很烦恼。”
《國語辭典》:灵感(靈感)  拼音:líng gǎn
1.灵验有感应。《西游记》第六回:「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弟子有恨在心,望菩萨灵感报应则个。」
2.思考活动中,忽然出现且超越平时思考层面的想法。如:「作文不能只靠灵感,要多方面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修辞技巧,才会有进步。」
《國語辭典》:勤行  拼音:qín háng
旧时对旅店饭馆仆役的统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跑堂儿的说是勤行,讲的是提茶壶、端油盘、抹桌子。」
《漢語大詞典》:茂育
努力育养。语出《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高亨 注:“茂读为懋,勉也,努力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五事:“夏至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旧唐书·懿宗纪》:“况时属熇蒸,化先茂育,并赦罪戾,式顺生成。” 明 刘基 《会稽张氏春晖堂》诗:“谁识茂育功,乃在阳春时。”
分類:努力育养
《國語辭典》:励行(勵行)  拼音:lì xíng
努力认真的执行。如:「我们当励行勤俭建国的原则。」《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文宗孝德显皇后传》:「太后屡下诏:『母子一心,励行新政。』」也作「厉行」。
分類:努力实行
《國語辭典》:加功  拼音:jiā gōng
格外卖力以促成其事。汉。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三。五行》:「金木者不能自成,故须人加功,以为人用也。」
《國語辭典》:加工  拼音:jiā gōng
1.增加工作的时间和速度。如:「明天出货,工厂连夜加工。」
2.将成品或半成品再加以制造,使它成为新的或更精美的产品。如:「加工品」、「加工制造」。
《漢語大詞典》:趣时(趣時)
(1).谓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易·繫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 宋 王安石 《进熙宁编敕表》:“於趣时治世,则粗救抏弊之实;以方古垂后,则或俟新美之才。”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盖文明即时尚之异名,崇拜文明,即趣时之别语。”
(2).抓紧时机;及时。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於趣时。’”
(3).追求时鲜物品。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熟食徧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
《漢語大詞典》:勤身
劳苦其身,谓努力于职事以致身体劳苦。国语·晋语七:“ 文子 勤身以定诸侯,至於今是赖。”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事无大小,关於祖宗者,未尝不勤身苦体,小心翼翼,以奉承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 怙 同师。勤身鋭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
《國語辭典》:争气(爭氣)  拼音:zhēng qì
积极上进,争取荣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女婿不争气,没长进。」《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或者像老三、老二候选个县官,也与祖宗争气,我们脸上也有光辉!」
《漢語大詞典》:驱驱(驅驅)
亦作“駈駈”。
(1).策马奔驰。《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 曰:‘驱驱,前有贤者。’” 宋 范成大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之一:“吏役驱驱骑马滑,何如欹枕闭门中。”
(2).奔走辛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如此富贵多般,早是累生修种,何得於此终日驱驱,求甚事意?”《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迴乾就湿最艰难,终日駈駈更不闲。” 宋 柳永 《定风波》词:“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波波漉漉,驱驱般飢寒怎过遣?”
(3).努力追求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五十八》:“非欢独慊慊,儂意亦驱驱。”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漠漠世界黑,驱驱争夺繁。”
《漢語大詞典》:力辨
努力争辩或辩白。辨,通“ 辩 ”。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 苏东坡 作《志林》,力辨此一段事。”金史·刘仲洙传:“ 田瑴 等以党罪废錮者三十餘家, 仲洙 知其寃,上书力辨,帝从之。”
《國語辭典》:粥饭僧(粥飯僧)  拼音:zhōu fàn sēng
只会吃饭而不用心修行的僧人。比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李愚》:「废帝亦谓愚等无所事,常目宰相曰:『此粥饭僧尔!』以谓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也。」清。徐珂《清稗类钞。迷信类。蒋退庵梦罗汉》:「佛前两罗汉侍,拜其左。右以手招之曰:『彼粥饭僧耳,何足为汝师!』」
《國語辭典》:力政  拼音:lì zhèng
1.用武力征伐。《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天子弱,诸侯力政。」也作「力征」、「力正」。
2.服劳役。《礼记。王制》:「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
3.暴政。《墨子。天志上》:「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