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论语注疏·阳货》~54~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典故
吾岂匏瓜


《论语注疏·阳货》~54~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匏瓜。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名书家。初以诗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陈独秀见其诗语之曰:"诗很好,但字则其俗在骨。"由是攻书。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
人物简介
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在蔡元培主持北大校长时任教,后任北大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解放后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当代杰出书法家。有《秋明词》。
《國語辭典》:匏瓜  拼音:páo guā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国语辞典》:匏瓜空悬(匏瓜空悬)  拼音:páo guā kōng xuán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著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语本《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漢語大詞典》:包瓜
酱菜的一种。将秋末不熟的甜瓜,开一方孔,取出籽、瓤,填满花生米、石花菜、苤蓝丁等,再将开孔切下之瓜皮,放回原处,用竹签管牢,放入酱中腌成。
(1).匏瓜。即葫芦。《易·姤》:“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孔颖达 疏:“匏瓜为物,繫而不食。”
(2).比喻求官不得或不被重用的人。参见“ 匏瓜 ”。
《國語辭典》:匏瓜  拼音:páo guā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國語辭典》:葫芦(葫蘆)  拼音:hú lu
1.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2.葫芦的果实。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为贮酒的器具。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弄芦成诗》:「王筠好弄葫芦,每吟诗,则注于葫,倾已复注,若掷之于地,则诗成矣。」也作「胡卢」。
《漢語大詞典》:系匏(繫匏)
语出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按,匏瓜味苦,故系置不用。后用“繫匏”比喻隐居未仕或弃置闲散。 唐 孙逖 《和左卫武仓曹卫中对雨创韵赠右卫李骑曹》:“道合宜连茹,时清岂繫匏?” 唐 韩偓 《有感》诗:“坚辞羽葆与吹鐃,翻向天涯困繫匏。” 宋 黄庭坚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之三:“繫匏两相忆,极目十餘城。”
《漢語大詞典》:悬匏(懸匏)
有柄的匏瓜。 晋 潘岳 《笙赋》:“ 河 汾 之寳,有 曲沃 之悬匏焉。”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匏,瓠也……匏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 曲沃 者尤善。”
分類:匏瓜
《漢語大詞典》:霜匏
指匏瓜剖分为二做成的酒器。 唐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次韵》之二:“简便书露竹,尊待破霜匏。”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壶卢
《漢語大詞典》:鲁瓢(魯瓢)
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唐 罗隐 《大梁见乔诩》诗:“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厌 鲁 瓢。”
《国语辞典》:系而不食(系而不食)  拼音:xì ér bù shí
比喻怀才而莫展,一如匏瓜中看而不可吃用。《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國語辭典》:瓟瓜  拼音:bó guā
小瓜。《楚辞。王褒。思忠》:「抽库娄兮酌醴,援瓟瓜兮接粮。」
《國語辭典》:匏瓜  拼音:páo guā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漢語大詞典》:匏斗
古代舀酒器。有柄,斗似匏瓜之半形。 宋 王黼 《宣和博古图·斗·汉匏斗》:“右二器皆斗也,如匏而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