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6—290 【介绍】: 即司马炎。晋朝皇帝。河内温县人,字安世。司马昭子。初仕魏,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魏元帝咸熙二年嗣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即帝位,建晋王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大封宗室,加强士族门阀制度,颁新修律令,制户调式,规定按官品等级占田数额等。晚年耽于佚乐,立痴呆之子司马衷为太子,酿成身后大乱。庙号世祖。
全晋文·卷二
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迁中护军假节。常道乡公即位,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咸熙二年立为晋太子,八月嗣晋王位,十二月受魏禅。改元四:泰始、咸宁、太康、太熙。在位二十六年,谥曰武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人,字景深。齐王司马囧弟。初封长乐亭侯,后封北海王。惠帝永宁初任平东将军,假节,代囧镇许昌。进安南将军、都督豫州军事。未赴任,留为侍中、上军将军。太安元年,长沙王司马乂等攻杀囧,并废寔。
慕容钟 朝代:南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鲜卑人,字道明。慕容德从弟。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至于临难对敌,智勇兼济,累进奇策,为慕容德佐命元勋。后公孙五楼忌而劝慕容超杀之,钟遂谋反。事败,奔后秦姚兴,拜始平太守,封归义侯。
全晋文
钟字道明,德从弟,封北地王,拜司徒,超嗣位,以为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寻出为青州牧,后为公孙五楼所构,惧诛谋反,事败奔姚兴,为始平太守,封归义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 【介绍】: 十六国时西燕政权建立者,鲜卑族,昌黎棘城人。前燕国君慕容炜弟。曾任北地长史。苻坚灭前燕,亡奔关东,收聚鲜卑族民数千,迁居关中,进行复国活动。坚败于淝水,泓为部众推为主,据华阴,建立西燕政权,称济北王,建号燕兴。未几以持法苛峻,甚失众望,为部下所杀。
全晋文
泓,前燕慕容炜弟,封济北王,燕亡入秦,为北地长史。苻坚败,起兵,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陕西诸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领司徒,以晋太元九年改元燕脊。明年,为其下高盖宿勤崇等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0 【介绍】: 十六国时后燕范阳涿人。卢玄从祖兄。后燕慕容宝之末,总摄部曲屯于海滨,杀其乡姻祖氏十余人,杀幽州刺史,自称征北大将军、幽州刺史,攻掠郡县。道武帝天兴三年派兵破之,获溥,送京师车裂。
长孙嵩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8—437 【介绍】: 北魏代人。年十四代父统军。前秦苻坚末,随苻坚部属刘库仁,后归拓跋圭(道武帝),拓跋圭称代王,以为南部大人。累著军功,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司徒。明元帝即位,与奚斤等八人坐止车门后,听理万机,世号“八公”。帝寝疾,劝立长子拓跋焘(太武帝)。焘临朝监国,嵩为左辅。太武帝即位,进爵北平王,官至太尉、柱国大将军。帝出征,嵩以元老多留镇京师。卒谥宣。
全后魏文·卷二十一
嵩,代人。昭成时,代父仁统军。道武时,以为南部大人。除冀州刺史,赐爵钜鹿公。历侍中、司徒、相州刺史。明元即位,假节,督山东诸军事。太武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迁太尉,加柱国大将军。卒年八十,谥曰宣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9 【介绍】: 北魏辽东胡人。先祖为安息贵族,魏晋时避乱辽东。初为商贩,后侍奉道武帝。以屡出使称旨,得帝宠任,授外朝大人,出入禁中,以功升广武将军。从征姚平、姚兴,以献策功,封北新侯,加安远将军。明元帝时,受命理民讼,纠举守宰不法,有政绩。太武帝即位,进爵高阳公。除征东大将军,冀、青二州刺史。晚在冀州,聚敛财货,大兴寺塔,百姓苦之。卒谥恭惠。
全后魏文·卷二十五
同,辽东胡人。登国初,为外朝大人,加广武将军,赐爵北兴侯,加安远将军。明元时,拜右光禄大夫。太武即位,进爵高阳公,拜光禄勋。除征东大将军、冀青二州刺史。神麚二年卒,追赠高阳王,谥曰恭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1—409 【介绍】: 即拓跋圭。北魏建立者。鲜卑族。生于参合陂。昭成帝什翼健之孙。先世建代国,为苻坚所灭。代灭时尚幼,随母贺氏依刘库仁。及库仁子刘显立,欲杀圭,圭奔贺兰部。淝水之战后,乘机复国,称代王,建元登国,旋改称魏王。攻后燕,取信都、中山、邺等重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天兴元年称帝,建都平城,迁移被征服地区之民数十万于平城,计口授田,使为新民。又使鲜卑族人分地定居,从事耕种。任用汉族地主官僚,建立百官制度。晚年嗜杀。为子清河王拓跋绍所杀。庙号太祖。
全后魏文·卷一
帝姓拓跋氏,讳圭,昭成帝什翼犍之孙,以晋太元十一年即代王位。寻改称魏王,以太元二十一年即皇帝位,都云中。迁都平城。改元四:登国、皇始、天兴、天赐,在位二十四年,为清河王绍所弑。永兴二年谥曰宣武皇帝,庙号太祖,泰常五年改谥曰道武。(案:《魏书·邓渊传》:军国文纪诏策,多渊所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8—466 【介绍】: 北魏北海剧人,字显则。前秦主苻坚丞相王猛孙,苻丕丞相王永侄。幼时随伯父永在邺。及永为前燕慕容永所杀,宪奔清河隐匿。拓跋圭称帝前归魏,为本州中正,领选曹事,兼门下。太武帝时,出为上谷太守,清身率下,风化大行。累官至并州刺史,进爵北海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410 【介绍】: 十六国时南燕国君,鲜卑族,字祖明。慕容德兄子。幼流落凉州行乞,归广固。始封北海王。德无子,立超为太子。嗣位,不恤政事,好畋游,宠信公孙五楼。刘裕灭南燕,俘超,斩于建康。在位六年。
全晋文
超字祖明,德兄北海王纳之子,德无子,立为太子。以晋义熙元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太上。在位六年,刘裕执送建康市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贺讷从父弟。初,道武帝居贺兰部下,人情未附,唯悦举部随从。道武帝甚宠待之。后平中原,进爵北新公。
若库辰树兰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树兰为宁南将军、豫州刺史,封北并侯。(《魏书》未见,《官氏志》无宜勒库氏,亦无若库辰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423 【介绍】: 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鲜卑族。道武帝长子。道武帝天兴六年,封齐王,拜相国。道武帝为子绍所杀,嗣杀绍即位。即位后,继续重用汉族人士。命奚斤破倍泥等部落,徙新民于大宁,计口授田,给农器。神瑞二年,因连年霜旱,云中、代郡民多饿死,听崔浩、周澹计,徙民山东,就食于定、襄、冀三州,劝课农桑。泰常七年,闻宋武帝刘裕死,命奚斤等攻宋,陷滑台,逼虎牢,攻占青、兖诸郡。八年,筑长城,自赤城至五原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御柔然。帝好览史传,曾撰《新集》三十篇。在位十五年,庙号太宗。
全后魏文·卷一
帝讳嗣,道武帝长子。天兴六年封齐王,天赐六年十月即位。改元三:永兴、神瑞、泰常。在位十五年。谥曰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8—452 【介绍】: 即拓跋焘。北魏皇帝。鲜卑族,字佛釐,一作佛狸。明元帝长子。在位期间,任用崔浩等汉族士人,并依靠鲜卑骑兵,对外连年用兵。先后击败柔然,攻灭夏、北燕、北凉,克蒲坂,入长安,秦、雍氐羌多降魏。进攻吐谷浑,据其地。降鄯善王,通西域。又取宋虎牢、渭台等地,统一北方。太平真君十一年,魏宋大战,初互有胜负。帝亲率援军渡河南下,宋将王玄谟败,魏军遂占悬瓠、项城,兵至瓜步,建康大震。刘宋军民猛烈抵抗,魏军又多疾疫,遂北撤。在位时,严禁佛教,尊崇道教。后为宦官宗爱所杀。在位二十八年,庙号世祖。
全后魏文·卷一
帝讳焘,明元帝长子。泰常五年封泰平王,八年十月即位。改元六:始光、神麚、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在位二十九年。谥曰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释法度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黄龙人。史失其氏。少为沙门。解经论。以严苦自将。游京师。有齐郡明僧绍隐。居琅邪之𭗵山。师事度。舍所居为栖霞精舍。以居之。岁馀忽旌旗造门。通谒曰。靳尚仪止甚伟。拜起称弟子。且以为王有此山已七百年。神物所在。理不可干。唯师道德崇大。愿施居之演法。以福此邦。盖其地。人之居者辄死。至度而始无他云。神请受五戒。度曰。檀越血食世祀。最佛戒所先柰何。神曰。傥蒙摄受。先当去之。黎明送钱一万。香烛刀子。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十五日度为设会。尚乃至同众行道。受戒而去。于是庙祝梦。神告曰。吾以受戒于度法师。祭祀止月蔬食。度尝卧疾。见尚来摩头足。以琉璃瓯勺水。使度呷之。觉大甘凉。所苦遂宁。 时有沙门法绍。议论相上下。号北山二圣。绍巴西人。汝南周颙。自成都迎至于山。茨精舍与度。并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所师礼度。永元二年没。寿六十四。弟子僧朗。解华严三论。彭城慧开。馀杭法开。皆有讲学。与绍齐名。
神僧传·卷第三
释法度。黄龙人也。南齐初游于金陵。高士齐郡名僧绍。隐居琅邪之摄山。挹度清真待以师友。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寺。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为观。住者辄死。后为寺犹多恐动。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经岁馀忽闻人马鼓角之声。俄见一人投刺于度曰靳尚。度命前之。尚形甚都雅羽卫亦众。致敬毕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矣。神道有法物不得。于前后栖托或非真直。故死病继之。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度曰。人神道殊无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备门徒辄先去杀。于是辞去。明日一人送钱一万并香烛等。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其月十五日度为设会。尚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既而摄山庙巫梦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矣。今后祠祭勿得杀戮。由是庙中荐献菜饭而已。度尝动散寝于地。见尚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间。其徵感如此。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法度。黄龙人。少出家。游学北土备综众经。而专以苦节成务。宋末游于京师。高士齐郡明僧绍抗迹人外。隐居琅琊之𭗵山。挹度清徽待以师友之敬。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精舍。请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住者辄死。及后为寺。犹多恐动。自度居之群妖皆息。住经岁许。忽闻人马鼓角之声。俄见一人持名纸通度曰靳尚。度前之。尚形甚都雅羽卫亦严。致敬已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神道有法物不得干。前诸栖托或非真正。故死病继之。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度曰。人神道殊无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备门徒辄先去杀。于是辞去。明旦度见一人送钱一万香烛刀子。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月十五日度为设会。尚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𭗵山庙巫梦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祠祀勿得杀戮。由是庙用荐止菜脯而已。度尝动散寝于地。见尚从外而来以手摩头足而去。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瓯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间。其徵感若此。时有沙门法绍。业行清苦誉齐于度。而学解优之。故时人号曰北山二圣。绍本巴西人。汝南周颙去成都。招共同下止于山茨精舍。度与绍并为齐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恭以师礼。资给四事。度常愿生安养。故偏讲无量寿经。积有遍数。齐永元二年卒于山中。春秋六十有四矣。度有弟子僧朗。继踵先师复纲山寺。朗本辽东人。为性广学思力该普。凡厥经律皆能讲说。华严三论最所命家。今上深见器重。敕诸义士受业于山。时有彭城寺慧开。幼而神气高朗。志学渊深。故早彰令誉。立年便讲。又馀杭县法开者。亦清爽俊发善为谈论。出京止禅冈寺。与同寺僧绍有闻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