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报衙
出堂
文堂
奏假
坐厅
拜至
晚堂
牙鼓
喊堂威
其它辞典
徐升堂
徐升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升堂,福建晋江人。永乐十二年,福建甲午乡试中举。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
《漢語大詞典》:报衙(報衙)
(1).旧时官吏升堂治事时,官衙鸣鼓以告众,谓“报衙”。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蹀躞騶先驾,笼铜鼓报衙。”金史·宣宗纪上:“今旦视朝,百官既拜之后,始闻 开封府 报衙声。” 元 方回 《早起》诗:“牕曙书灯暗,閒居免报衙。”
(2).蜜蜂聚集于蜂王周围。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蜜脾未满报衙频,蠹化初成傅粉新。”参见“ 蜂衙 ”。
《國語辭典》:蜂衙  拼音:fēng yá
1.群蜂早晚定时的聚集,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宋。李新〈资州邓园〉诗:「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子忙。」元。钱霖〈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捲〉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2.蜂房。元。赵奕〈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国语辞典》:出堂  拼音:chū táng
1.出殡时棺木移离灵堂的时候,称为「出堂」。
2.升堂办案。《儒林外史》第四回:「来到南海县前一个关帝庙前戏台底下,和尚同妇人拴做一处。侯知县出堂报状。」
《漢語大詞典》:文堂
传统戏脚色行当“龙套”的别称。着文装,于将帅升堂时站堂。京剧《取南郡》第一场:“四文堂引 孔明 、 刘备 上。”
《漢語大詞典》:奏假
举奏升堂之乐。《诗·商颂·那》:“ 汤 孙奏假,绥我思成。” 郑玄 笺:“假,升…… 汤 孙 大甲 又奏升堂之乐弦歌之。”一说,假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谓。见 马瑞辰 通释。
向皇帝请假。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来子仪:“欲因閒荐之於上,特奏假,上问以为何? 洪道 奏上以访 子仪 。”原注:“大臣出门访亲旧必奏。”
《国语辞典》:坐厅(坐厅)  拼音:zuò tīng
官吏升堂办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六出》:「夜来有张面前说李琼梅一事,今日本官坐厅,与此人完备此勾当。」
《漢語大詞典》:拜至
古代宾客始到时宾主升堂主人拜宾的礼仪。仪礼·聘礼:“礼不拜至。” 贾公彦 疏:“此文承执玉帛之下聘臣事,据《乡饮酒》,宾主升堂,主人有拜至之礼。此宾昨日初至之时,主人请宾行礼,宾言俟閒,此时宾已至矣,故聘时不拜至。”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郑玄 注:“拜至,谓始升时拜,拜宾至。” 孙希旦 集解:“拜至,主人於宾之初至而拜之也。”
《漢語大詞典》:晚堂
旧时官府午后申时升堂理事称晚堂。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二人作别,不回店去,逕投本府首告。正是本府晚堂,直入堂前跪下。”
《漢語大詞典》:牙鼓
衙门前设置的鼓。供开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鼕鼕牙鼓响,公吏两边排。”
《國語辭典》:喊堂威  拼音:hǎn táng wēi
旧时衙门里官吏升堂或下堂时,差役呐喊,称为「喊堂威」。《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凡官府坐堂,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吓昏了,就可以胡乱认供了。」也称为「报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