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升官  拼音:shēng guān
职位提高。《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是还想我能去钻营升官呢?是还想我去谋干发财呢?」《文明小史》第八回:「因为此事即可升官,又可发财,实在比别的都好。」
《漢語大詞典》:积资(積資)
指累积升官的资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任子为郎署:“﹝ 瞿洞观 ﹞初授詹事府録事,凡十餘年而始得部郎,积资以至出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言事·詹李二谏官:“ 詹 亦起废至副院,积资稍久,欲得少宰缺。” 清 吴伟业 《申少观六十序》:“仲子少司农 青门 ,累阀积资,位崇岳牧。”
《漢語大詞典》:三陟
(1).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嗟予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2).三次升官。《魏书·常景传》:“ 柳下 三黜,不愠其色; 子文 三陟,不喜其情。”
《国语辞典》:累进(累进)  拼音:lěi jìn
1.屡次升官。
2.以某一个数为基数,而按照等比级数(如2,4,8,16)或等差级数(如2,
3.5,3,
4.5)递增。
《漢語大詞典》:进序(進序)
进升官阶。晋书·贺循传:“然无援於朝,久不进序。”
《漢語大詞典》:优擢(優擢)
提升官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刘 刁 礼吏而宠荣, 景纯 文敏而优擢。”宋史·选举志六:“用知制誥 高锡 奏:‘请许人訐告,得实,则有官者优擢,非仕宦者授以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嘉靖初议大礼:“继之者为致仕训导 陈云章 ,革退儒士 张少连 、教諭 王价 ,亦不闻优擢;后惟 云章 为 霍韜 所荐,起陞国子博士。”
《漢語大詞典》:宠服(寵服)
(1).谓表彰功德之服。国语·楚语下“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 三国 吴 韦昭 注:“服宠,谓以贤受宠服,以是为美。”
(2).喻指晋升官职。 南朝 梁 沈约 《沈文季加侍中诏》:“门下散骑常侍、尚书左僕射、 西丰县 开国侯 新除镇军将军 沈文季 ,业宇流正,鑑识超凡……宠服攸加,实为朝典。”
《漢語大詞典》:优叙(優敍)
从优叙功,晋升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七年:“帝曰:‘元帅旧僚,往往沦谢, 汪伯彦 实同艰难。朕之故人,所存无几, 伯彦 宜与优敍。’”《水浒传》第九七回:“速当兴举大义,擒缚将士,归顺天朝。为首的定行重赏,奏请优敍。”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邀他来行辕帮忙,保荐他赞画军务,以便在‘剿贼’大捷后以‘出力有功人员’得到优叙。”
《漢語大詞典》:转厅(轉廳)
(1).改换官署。喻指迁升官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参知政事恩数比门下、中书侍郎,在尚书左右丞之上,其议出於 李汉老 。 汉老 时为右丞,盖暗省转厅,可径登揆路也。”
(2).指退堂。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六房司吏,老爷分付,有事禀復,无事转厅。”
《漢語大詞典》:选序(選序)
谓选拔人才和升官晋级的程序。南史·徐陵传:“若问 梁 朝 朱领军 异 亦为卿相,此不踰其本分耶?此是天子所拔,非关选序。”《陈书·宣帝纪》:“其军国兴造、徵发、选序、三狱等事,前须详断,然后启闻。”
《漢語大詞典》:叙阶(敍階)
按资历或功绩提升官吏的品级。宋史·职官志十:“敍阶之法……京朝官、幕职自将仕郎至朝奉郎,每加五阶,至朝散大夫已上,每加一阶。”
《漢語大詞典》:贵涂(貴塗)
亦作“ 贵途 ”。 指升官晋爵的途径。后汉书·张晧王龚传论:“昔 柳下惠 见抑於 臧文 , 淳于长 受称于 方进 ,然则立德者以幽陋好遗,显登者以贵涂易引。”宋书·谢庄传:“选曹枢要,歷代斯重,人经此职,便成贵涂。”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以登臺阁禁从为显宦,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不以勋阶爵邑为轻重,名之不正,未有如 宋 之甚者也。”
分類:升官途径
《國語辭典》:进级(進級)  拼音:jìn jí
升高等级。
《漢語大詞典》:莺乔(鶯喬)
谓莺迁乔木。比喻及第或升官。 唐 李商隐 《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幽谷未见於鶯乔,曲沼空勤於鳧藻。”
《國語辭典》:过班(過班)  拼音:guò bān
清朝官吏因为上司的保举或捐了钱而升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既然有路子,为什么不过班做知县,到底是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