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偃旗卧鼓(偃旗臥鼓)  拼音:yǎn qí wò gǔ
军队放倒军旗,停敲战鼓,肃静无哗,不露行踪。《梁书。卷四五。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僧辩乃分命众军,乘城固守,偃旗卧鼓,安若无人。」《旧唐书。六九。薛万彻传》:「时梁师都以突厥之师顿于城下,兰偃旗卧鼓,不与之争锋。」也作「偃旗息鼓」。
《國語辭典》:偃旗息鼓  拼音:yǎn qí xí gǔ
军队放倒旌旗,停敲战鼓,肃静无声,不露行踪。《三国志。卷三六。蜀书。赵云传》南朝宋。裴松之。注:「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后用以比喻事情中止,不再进行。《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年正想得个京察,简放道府出来,偏偏遇著匪乱,就此偃旗息鼓的携眷出京。」也作「掩旗息鼓」、「偃旗卧鼓」、「卧鼓偃旗」、「卧旗息鼓」。
《漢語大詞典》:一卧不起
谓一病不愈。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 倩 女孩儿在 折柳亭 与 王秀才 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谁想两口儿染成疾病,一卧不起。”
《漢語大詞典》:一向卧
一向眠。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南朝汉儿争得一向卧耶?”详“ 一向眠 ”。
《漢語大詞典》:一向眠
睡卧时不翻来复去。谓安睡。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 汉 儿何得一向眠!” 胡三省 注:“人寝不安席,则辗转反侧而不成寐;一向眠,则其眠安矣。”
《分类字锦》:疑卧潇湘(疑卧潇湘)
罗邺 白角簟诗 高价不惟标越绝,冷纹疑是卧潇湘。
《高级汉语词典》:仰卧起坐  拼音:yǎng wò qǐ zuò
锻炼身体的一种练习:仰卧,两腿并拢伸直,然后抬起上身成直坐的姿式,然后再仰卧,再坐起,如此练习多次
《國語辭典》:一房一卧(一房一臥)  拼音:yī fáng yī wò
全套嫁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俺姐姐将著锦绣衣服,一房一卧来嫁你,你倒打我!」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我收拾一房一卧,嫁魏舍去来。」
《分类字锦》:仙公卧隐(仙公卧隐)
抱朴子:葛仙公每饮酒醉,常入家门前陂水中卧,竟日乃出。
分类:
《漢語大詞典》:行住坐卧
指一举一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儿,无论行住坐卧,他总把个脑袋扎在胸坎子上,倒把脖儿扛起来。”
分類:一举一动
《漢語大詞典》:行号卧泣(行號卧泣)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自皇家祸乱,亟积寒暄,九州万国之人,蟠木流沙之地,莫不行号卧泣,想望休平。”
《高级汉语词典》:歇卧
睡觉,过夜
《国语辞典》:眠霜卧雪(眠霜卧雪)  拼音:mián shuāng wò xuě
形容在外生活非常劳苦。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也曾苦征恶战,眠霜卧雪,多有功勋。」
《国语辞典》:睡卧不宁(睡卧不宁)  拼音:shuì wò bù níng
形容心思烦乱,不能安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几日睡卧不宁,饮食少进,给假在驿亭中将息。」
《国语辞典》:高卧东山(高卧东山)  拼音:gāo wò dōng shān
晋人谢安隐居东山,不肯出任官职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比喻隐居不仕。也作「东山高卧」。
《国语辞典》:坚卧白门(坚卧白门)  拼音:jiān wò bái mén
隐居,不出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白门,原无心于仕途,但蒙皇上特恩,不得不来一走。」
《国语辞典》:目下有卧蚕(目下有卧蚕)  拼音:mù xià yǒu wò cán
形容眼睑浮肿,下睑有卧蚕样。多见于肾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