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平阳客
 
平阳曲
 
平阳笛
 
有客高卧平阳坞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长笛赋〉~807~
融既博览典雅,精核数术,性好音,能鼓琴吹笛,而为督邮,无留事,独卧郿平阳邬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师,踰年,暂闻,甚悲而乐之。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唯笛独无,故聊复备数,作〈长笛赋〉。唐·李善注引《汉书》:「右扶风有郿县。平阳邬,聚邑之名也。京师,谓洛阳也。」
典故
夜凉如水
 
扑来罗扇小
 
卧看明河
 
扇子扑飞萤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四〈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卧看牵牛织女星】。
典故
隐墙东
 
避世墙东
  
避世贤
 
侩牛
 
墙东客
 
卧墙东
 
牛侩
 
老墙东
 
高卧墙东
 
侩墙东
 
学刽牛

相关人物
王君公
 
逢萌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逢萌传》
初,(逢)萌与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唐·李贤注引嵇康《高士传》曰:「君公明易,为郎。数言事不用,乃自污与官婢通,免归。诈狂侩牛,口无二价也。」

简释

卧墙东:指雅逸避世。宋黄庭坚《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王谢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例句

王谢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黄庭坚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

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 戴叔伦 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执戟疲于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王维 登楼歌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白居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典故
曲肱枕
 
曲肱高卧
 
陋巷曲肱


《论语注疏·述而》~62~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邢炳疏:「疏食,菜食也。肱,臂也。言已饭菜食、饮水、寝则曲肱而枕之,以此为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者,富与贵虽人之所欲,若富贵而以不义者,于我如浮云,言非已之有也。」

例句

幸无怵迫忧,聊复曲吾肱。 唐彦谦 感物二首

唯思曲肱枕,搔首掷华缨。 权德舆 多病戏书因示长孺

祗有君同癖,閒来对曲肱。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典故
魏王卧内藏兵符

相关人物
晋鄙
 
魏无忌(信陵君)
 
魏安釐王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閒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例句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典故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20~
祜寝疾,求入朝。既至洛阳,会景献宫车在殡,哀恸至笃。中诏申谕,扶疾引见,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帝以其病,不宜常入,遣中书令张华问其筹策。祜曰:「今主上有禅代之美,而功德未著。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混一六合,以兴文教,则主齐尧舜,臣同稷契,为百代之盛轨。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吴人更立令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而越也,将为后患乎!」华深赞成其计。祜谓华曰:「成吾志者,子也。」帝欲使祜卧护诸将,祜曰:「取吴不必须臣自行,但既平之后,当劳圣虑耳。功名之际,臣所不敢居。若事了,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
典故
卧御榻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典故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景丹〉~773~
丹时病,帝以其旧将,欲令强起领郡事,乃夜召入,谓曰:「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丹不敢辞,乃力疾拜命,将营到郡,十馀日薨。
典故 
晏子狐裘
  
敝裘晏子
 
晏子一裘
 
平仲卧一裘
 
一裘经年

相关人物
晏婴
 
齐景公


《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
景公饮酒,田桓子侍,望见晏子,而复于公曰:「请浮晏子。」公曰:「何故也?」无宇对曰:「晏子衣缁布之衣,麋鹿之裘,栈轸之车,而驾驽马以朝,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七·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486~
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使梁丘据致之。晏子辞而不受,三反。公曰:「寡人有此二,将欲服之,今夫子不受,寡人不敢服。与其闭藏之,岂如弊之身乎?」晏子曰:「君就赐,使婴修百官之政,君服之上,而使婴服之于下,不可以为教。」固辞而不受。
《礼记注疏》卷九〈檀弓下〉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简释

晏裘:指生活节俭。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例句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典故
云卧衣裳冷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游龙门奉先寺〉【案:龙门即伊阙。一名阙口。在河南府北四十里。】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天阔象纬逼】【天阅象纬逼】【天窥象纬逼】【天开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典故
漳滨卧
 
眠漳
 
病漳
 
漳滨鬼

相关人物
刘桢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三国魏·刘公干(桢)《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二
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

例句

已叹漳滨卧,何言驻隙难。 司空曙 哭王注

自叹眠漳久,双林动所思。 吴融 寄尚颜师

飞檄愈风知妙手,也须分药救漳滨。 吴融 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漳滨伏枕文园渴,盗蹠纵横似虎狼。 徐寅 闭门

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 杜甫 哭李尚书

卒岁贫无褐,经秋病泛漳。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 韦庄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

惊杀漳滨鬼,错与刘生随。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典故
醉卧藤阴


《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下〈好事近·梦中作〉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十二《乐府门》
宋·惠洪《冷斋夜话》佚文:「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后南迁北归,逗留藤州,终于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吸泉欲饮,笑而视而化。」
典故
卧游图
 
相关人物
宗炳


《宋书·宗炳传》
(宗炳)好山水,爱远游,……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简释

卧游图:指称赏画。宋陆游《小阁纳凉》:“莫遣良工更摹写,此诗端是卧游图。”


例句

莫遣良工更摹写,此诗端是卧游图。 陆游 小阁纳凉

《國語辭典》:高卧(高臥)  拼音:gāo wò
1.安适无忧地躺卧。《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2.比喻隐居而不出任官职。如:「他近日学古人高卧,藉此打知名度。」
《國語辭典》:卧龙(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卧的龙。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漢語大詞典》:墙东隐(牆東隱)
避世不仕者。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参见“ 墙东 ”。
分類:避世不仕
《漢語大詞典》:墙东(牆東)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 君公 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 王君公 。’”后因以“墙东”指隐居之地。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唐 王维 《登楼歌》:“执戟疲於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宋 黄庭坚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 王 谢 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沧浪何地稳?晞髮问墙东。”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卧护(卧護)
犹卧治。谓在卧病中监军。史记·留侯世家:“上虽病,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晋书·纪瞻传:“帝使谓 瞻 曰:‘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新唐书·裴度传:“ 度 牢辞老疾,帝命吏部郎中 卢弘 宣諭意曰:‘为朕卧护北门可也。’” 宋 苏轼 《抚问知大名府冯京口宣》:“卿以元老,卧护北门。”
《漢語大詞典》:卧镇(卧鎮)
犹卧治,卧护。东观汉记·景丹传:“ 弘农 逼近京师,知将军病,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顾念 河东 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旧唐书·裴度传:“ 文宗 遣吏部郎中 卢弘 往 东都 宣旨曰:‘卿虽多病,年未甚老,为朕卧镇北门可也。’” 宋 苏轼 《答漕使启》:“才无取於折衝,愧已深於卧镇。” 清 钱谦益 《奉谒少师高阳公于里第感旧述怀即席赋诗》之六:“一綫白沟如带水,烦公卧镇 草桥关 。”
分類:卧治
《漢語大詞典》:晏子裘
春秋 齐 相 晏婴 ,以节俭力行著称,着布衣鹿裘以朝。 孔子 弟子 有若 谓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 任棠 水,仍传 晏子 裘。”亦省作“ 晏裘 ”。 唐 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旅馆夜忧 姜 被冷,暮江寒觉 晏 裘轻。”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乡书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长叹。”参阅礼记·檀弓下晏子春秋·杂下十二
《國語辭典》:晏裘  拼音:yàn qiú
春秋齐相晏婴,生性节俭,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见《礼记。檀弓下》。后比喻人节俭或处境困窘。唐。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五出:「乡书有雁,晏裘凋弊成长叹。」
《漢語大詞典》:晏子裘
春秋 齐 相 晏婴 ,以节俭力行著称,着布衣鹿裘以朝。 孔子 弟子 有若 谓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唐 高适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不改 任棠 水,仍传 晏子 裘。”亦省作“ 晏裘 ”。 唐 杜牧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旅馆夜忧 姜 被冷,暮江寒觉 晏 裘轻。”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乡书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长叹。”参阅礼记·檀弓下晏子春秋·杂下十二
《國語辭典》:卧游(臥遊)  拼音:wò yóu
不能亲身去旅游,单从绘画、游记、图片等资料中去想像。如:「订阅本旅游杂志,让你卧游天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那山人蓝田叔也来皈依,替我画了四壁蓬瀛。这荒山之上,既可读书,又可卧游,从此飞升尸解,亦不算懵懂神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