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警察学(警察学)  拼音:jǐng chá xué
为研究警察的原理、原则及警察制度的利弊得失,以谋改进的社会综合科学。
《国语辞典》:捲扬机(捲扬机)  拼音:juǎn yáng jī
利用轮轴原理将绞线或纲索绕在圆轮轴上,用以曳起重物的起重机械。也称为「绞车」。
分类:轮轴原理
《国语辞典》:教授学(教授学)  拼音:jiào shòu xué
研究教学目的、材料与方法等原理原则的学问。
《国语辞典》:理则学(理则学)  拼音:lǐ zé xué
研究关于推理、思考所得为正、误之一般性原理与法则的学问。一般根据英语Logic译作「逻辑」、「逻辑学」,依日文译作「论理学」,我国古时称为「辨学」、「名理」、「名学」,至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孙文学说》一书中称为「理则学」。近来由教育部明定统一称为「理则学」。
《国语辞典》:冷凝管  拼音:lěng níng guǎn
一种利用热交换原理,使气体或蒸气冷却凝结为液体的器材。实验室用的冷凝管由玻璃制成,工业上多以金属制造。
《国语辞典》:空气鎗(空气鎗)  拼音:kōng qì qiāng
一种利用压缩空气原理所制成的工具。可用以清除物件上的灰尘、杂质。
《国语辞典》:空间感(空间感)  拼音:kōng jiān gǎn
影片创作者根据透视原理,运用各种手法,如照明、光学、物体的不同颜色等,造成光影明暗、色彩的差别和对比,使其在平面的银幕上获得立体、纵深的感觉。
《国语辞典》:矽化木  拼音:xì huà mù
树木的化石。其中仍保持原有木材构造的原理。也称为「木化石」、「石化木」。
《国语辞典》:拖曳伞(拖曳伞)  拼音:tuō yè sǎn
一种户外休閒活动。利用高空跳伞的原理,但与高空跳伞不同的是拖曳伞在伞衣背后设有排气孔,两侧有稳定翼,利用空气阻力以拖的方式,使拖曳伞飘上去、掉下来,就如同放风筝般,与高空跳伞以跳为主的方式不同。如:「夏天到了,沙滩上玩拖曳伞的活动又热络起来了。」
《国语辞典》:演化论(演化论)  拼音:yǎn huà lùn
说明生物演化的学说或原理,称为「演化论」。如达尔文所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说。
《国语辞典》:刑法学(刑法学)  拼音:xíng fǎ xué
以科学方法研究犯罪及刑罚的原理、原则及适用的学科。依研究方法的切入角度有比较刑法学、沿革刑法学(历史刑法学)、注释刑法学等。
《国语辞典》:示意图(示意图)  拼音:shì yì tú
为了便于说明事物具体轮廓或原理所绘成的图。如:「北二高工程示意图」、「日月潭抽蓄发电工程示意图」。
《国语辞典》:水锤泵(水锤泵)  拼音:shuǐ chuí bèng
一种提水机械。系利用水锤原理,以管道中的水自高处冲击的力量产生动力,将水送至高处。适用于山区、丘陵区高田灌溉。
《漢語大詞典》:感应圈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低压直流电变成高电压的装置。由绕在铁芯上的线径粗、匝数少的原线圈和线径细、匝数多(约为原线圈的数百倍)的副线圈以及断续器等组成。工作原理是当接通连接原线圈的低压电池组时,通过断续器使原线圈中形成脉动电流,由于自感和互感,使副线圈产生数万伏高电压。实验室中常用于激发低压气体放电。
《漢語大詞典》:工业社会学
也称“产业社会学”。社会学分支学科。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工业制度和工业化及工业与社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