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友直字伯清,吴兴人。隐居不仕。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清,吴兴人。
顾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吴江人,字季友。性夷易,不事畛畦。爱吴山之胜景,隐居岗峦四十年。自谓痴叟。
魏敬益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雄州容城人,字士友。性至孝好施。尝买四庄村田十顷,后其村民不能自给,即以田归之而不取偿。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经,奉化人。官至翰林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0—1363 【介绍】: 元沔阳玉沙县人,本姓谢,祖赘于陈,因从其姓。家世业渔。少读书,略通文义,优于武艺。曾为县小吏。元末从徐寿辉起事,依其将倪文俊为簿掾。渐升为元帅。顺帝至正十七年,袭杀文俊,并其军自为宣慰使,寻为平章。十九年,迎徐寿辉居江州,自称汉王。二十年,攻太平,遂杀徐寿辉,即皇帝位于采石矶,国号汉,建元大义,尽有江西、湖广之地。而东袭建康,中朱元璋诱敌之计,败于龙湾。二十三年,友谅复治楼船尽锐围攻洪都八十五日不克。复解围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军决战。兵败,中流矢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78 【介绍】: 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元友。元末奉母避乱,母被俘,鼎以身翼蔽其母,刃伤顶肩,仍不肯舍,得免。省臣闻其贤,辟为濂溪书院山长。明洪武三年,知县辟教于社学。好学能诗,并工八分书。
陈友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3 【介绍】: 元沔阳人,陈友谅弟。眇一目,有勇略。友谅称汉帝后,号五王。顺帝至正二十年从攻建康,至龙湾败归。后与友谅围攻南昌,闻朱元璋至,撤围,东出鄱阳湖,遇于康郎山,明兵纵火焚舟,被烧死。太祖平武昌,赠康山王,命所司立庙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8 【介绍】: 元福清人,迁清流,一名友定,字安国。世业农。曾为驿卒。至正十二年,应募御起义军,署黄土砦巡检。以镇压诸山寨,擢清流县尹,累迁汀州路总管。十八年,破陈友谅将邓克明等军,悉复所占福建郡县,进参知政事,为平章,尽有福建八郡之地。招致名士,颇任威福,每年自海道运粮接济元都。明太祖既平方国珍,遣使招谕,友定杀明使。明洪武元年,在延平为汤和所俘,被械送至京师处死。
元诗纪事
有定一名友定,字安国,汀之归化人。官至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遂据闽中。明兵至,被执,送京师死。 列朝诗集:有定为元守闽,招致文武士,长乐郑定辈在幕下,以行省郎中庐州王翰德望,表授潮州路总管。元末张士诚据吴,方谷真据庆元,皆能礼贤下士;而闽海之士,归于有定。一时文士,遭逢世难,得以苟全者,亦群雄之力也。有定起佣伍,目不知书,卒能通晓文翰。其子宗海善骑射,佐有定据闽十年,亦能宾礼文士。有定被执,宗海自将药死【将药死 「药」原误作「乐」,据国学基本丛书本改正。】 ,父子称完节焉。 闽部疏:建宁行都司,是元陈平章有定开府,极宏丽。初以鼓楼为门,今移入二百步许,犹朗朗可观。后园有竹树池沼亭台之胜,细泉沟流溢为方沼,其源直从处州龙泉来,抵此始入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1—1395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明诗纪事·甲签·卷八
行字止仲,长洲人。洪武末,坐蓝玉党死。有《半轩》,《楮园》二集。 (《四库简明目录》:王行诗格清刚骏爽,在「北郭十子」内,与高启亦称敌。 《笔精》:吴郡王止仲,国初布衣也。王文恪笔记称其才敏,尝识姚广孝于未遇。余尝得杨文敏公遗书,中有王行《半轩文集》十二卷,写本也。其诗不甚多,如:「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僮扫绿苔。」清逸可诵。 田按:「北郭十子」,能画者五人。幼文画迹流传最多,孟载、来仪、仲温、止仲今罕传者。止仲喜泼墨成山水,时人谓之王泼墨。自题所作画诗云:「高馆良宵睡思迟,葛巾重著半曛时。都将满抱林泉兴,付与闲窗墨半池。」可想见盘礴之趣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78 【介绍】: 元庐州人,字用文。初名诺木罕,号友石山人。袭为千户,有能名。荐授庐州路治中,累官潮州路总管。元亡,屏居永福观猎山,黄冠野服,与樵童、田夫、渔父杂处。明太祖闻其贤,强起之,自刎死。
元诗选
翰字用文,灵武人。先世本齐人,没于西夏。元初,赐姓唐兀氏。从下江淮,以领兵千户镇庐州,家焉。翰初名那木罕,年十六,领所部有能名。省府交荐,除庐州路治中,改福州路,寻以同知升理问官,综理永福、罗源二县。擢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平章陈有定据守全闽,留居幕府,敬且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陈氏败,浮海抵交占界,不果。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自号友石山人,箨冠卉服,葛屦绳带,与樵童、牧竖、田夫、渔父杂处,如是者十年。辟书再至,叹曰:女岂可更适人哉。时长子称才九岁,属其友人吴海,且赋诗见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遂自引决,年四十六。时明洪武戊午之二月也。用文将家子,有古烈士风,晚年隐忍林壑,尤以诗自娱。庐陵陈仲述谓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此遗稿即其子称所掇拾,称永乐中为简诗,以能诗名。
钦定四库全书·友石山人遗稿·提要
臣等谨案:友石山人遗稿一卷,元王翰撰。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元初从下江淮,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翰少袭职,有能名,累迁江西福建行省郎中。陈友定留居幕府,敬而惮之,表授潮州路总管,兼督循、梅、惠三州。友定败,浮海抵交趾,不果。屏居永福之观猎山,著黄冠服者十一年。洪武间,辟书再至,翰以幼子称,托其故人吴海,遂自引决。翰本将家子,志匡时难,不幸遭宗邦颠沛,其慷慨激烈之气,往往托之声诗。故虽篇什无多,而沈郁顿挫,凛然足见其志节。如题画葵花云:怜渠自是无情物,犹解倾心向太阳。送陈仲实还潮阳云:归去故人如有问,春山从此蕨薇多。大都憔悴行吟,不忘故国。其绝命诗云:昔在潮阳我欲死,宗嗣如丝我无子。彼时我死作忠臣,覆祀绝宗良可耻。今年辟书亲到门,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顾不惜,一死却了君亲恩。则于死生之际,明决如此,亦可知其志之素定也。顾嗣立元诗选仅载翰诗二十七首,此乃其子称所辑,凡诸体诗八十四首,前有陈仲述序,后附志铭、哀词等七篇,皆吴海所作。已别载海所作闻过斋集,兹不具录云。
友石山人遗稿·序
诗者,声之文也,本于内而发于外者也。仁义之发醇以正,忠愤之感激以烈,骄侈之言淫,放僻之辞诞,岂偶然之故而已哉。粤自唐虞圣神以敬畏一心,发而为赓歌。慎念之语成。周君臣以中正一理,敷而为皇极敷言之教。下逮乎三百篇之制,或沨沨乎正音,或末响之流变,皆非有出于人心之外也。战国之间,屈平氏以其忠愤奋激之心,一寓于离骚之作。炎汉以降,苏武、诸葛亮以其忠直义勇之气,再变而为五言之体。昔渊明得其冲淡自然之趣,唐少陵寓其忠君忧国之诚,又岂有出于是心之外哉!洪武庚午,余来闽郡,庠生王称奉其父友石山人遗稿谒予,请序其首。予观其诗,毋虑百馀篇,而咏于感慨者,极忠爱之诚;得于冲澹者,适山林之趣。已心异之,而未知其详。及取其自决一首读之,凛然如秋霜烈日之严,毅然如泰山岩岩之象。出处之分明,死生之理得,然后知其尝任于胜朝,而秉义于今日。故凡其所作,皆心声之应,而非苟然炫葩组华者比。且徵余向之所云者,为益信也。噫,观是篇者,固可以求其心,尤当以景其行,则可以相忘于言语之外矣,于余言何有哉。因其请之勤,而感其辞之寓,遂书以归之。山人名翰,字用文,友石盖其自号也。时仲春初吉,前进士监察御史庐陵陈仲述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24 【介绍】: 明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时巨商,家居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明初还武昌。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有《海巢集》、《鹤年诗集》。
元诗选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人物简介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生于元惠宗元统三年,卒于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终年九十岁。武昌籍色目人,其父职马禄丁任武凸达鲁花赤。鹤年以父名丁为姓丁。元朝末,父官武昌,遂为武昌人。元亡,避四明。方国珍据浙东,最忌色目人,他转徙逃匿。明初,还武昌,生母已前死,不知殡处,恸哭行求,得骨以葬。晚学浮屠,结庐居父墓。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自以家世仕元,赋诗情词悱恻。有《丁鹤年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友云。仕元,为翰林待制。入明,授弘文馆校书郎,官至湖广行省参政。八年,奉诏与所获云南使臣铁知院等往云南招谕。知院诱云为元使,改制书绐梁王,云不从,被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友云,义兴人。洪武初授弘文馆校书郎历刑部尚书参政湖广奉诏招谕云南及难
明诗纪事·甲签·卷五
云字友云,宜兴人。元翰林待制。洪武初,授弘文馆校书郎,改渭南县丞。迁刑部郎中,进尚书,出为湖广参政。奉召招谕云南,死之。弘治中,赠刑部尚书,谥忠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7—1377 【介绍】: 明凤阳府虹县人,初名友德。元末随父起兵反元,十六岁即能先登陷阵。旋归朱元璋,从渡江。积功官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佐朱文正守南昌,与陈友谅六十万众相持三月。论功与克敌同。又领兵平定江西未附州县,进江西行省右丞。时年二十八岁,与李文忠同为诸将之早贵者。治军严,善抚降附。既而为湖广行省平章,镇守襄阳。吴元年,为右御史大夫,领御史台事。洪武初,为征戍将军,领襄汉兵取南阳以北未附州郡。三年,从大将军西征,西出甘肃数千里而还。封卫国公,进右柱国。十年,以征西将军击吐蕃川藏,还卒于途。追封宁河王,谥武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江西新喻人,字伯友。元顺帝至正中举于乡,为上犹教谕。明洪武二年,以山林遗逸被征为《元史》纂修官。次年,以顺帝朝尚未完成,再开史局,埙又被征参与。书成,诸儒多授官,埙不受归。寻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与宋濂同直史馆,濂兄事之。后出为靖江王府长史。
明诗纪事·甲签·卷六
埙字伯友,新喻人。元乡举,为上犹教谕。洪武初,与修《元史》,赐金帛遣归。寻召修日历,授翰林编修,出为靖江王长史。 田按:纂修《元史》,两局皆与者,伯友一人而已。宋景濂《元史目录记》所谓独埙能始终其事也。徐大章与王待制书亦称伯友有史才、史学,其为名辈所推如此,惜诗不多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文辅。洪武四年进士。授长山县丞,历官山西按察佥事。工诗能书。
维基
俞友仁,浙江杭州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洪武四年(1371年),明代首次开科,俞友仁成为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位会元,并中式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授长山县县丞。后曾任襄阳县学教谕。善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