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11
典故
1
词典
4
分类词汇
205
佛典
1
共205,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九回肠
邅回
多思
申申
荒忽
公理
练习
申谕
结想
玩索
敲推
熟复
谆复
过子
九思
《國語辭典》:
九回肠(九迴腸)
拼音:
jiǔ huí cháng
语本《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愁肠回转旋绕。比喻忧思到了极点。南朝梁。简文帝〈应令〉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分類:
反复
翻转
忧思
思郁
郁结
难解
《國語辭典》:
邅回
拼音:
zhān huí
徘徊、行走困难的样子。《淮南子。原道》:「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汉。高诱。注:「邅回,犹委曲也。」也作「邅回」。
分類:
困顿
辗转
难行
反复
不顺
盘旋
顺利
学问
萦绕
《漢語大詞典》:
多思
(1).多情思;多相思。 唐
韩愈
《戏题牡丹》
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唐
元稹
《红芍药》
诗:“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採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宋
曾巩
《写怀》
诗之二:“荒城絶所之,岁暮浩多思。病眼对山湖,孤吟寄天地。”
(2).反复思考。如:这种事情须要多思,不可轻信。
分類:
反复
多情
反复思考
情思
复思
思考
相思
《國語辭典》:
申申
拼音:
shēn shēn
1.怡然自得的样子。《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
2.重复。《楚辞。屈原。离骚》:「女媭之蝉媛兮,申申其詈予。」
3.严整的样子。《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敕身齐戒,施教申申。」
分類:
反复
整饬
和舒
整饬貌
不休
何晏
马融
《國語辭典》:
荒忽
拼音:
huāng hū
1.幽昧不明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追荒忽于地底兮,轶无形而上浮。」
2.精神迷糊不清。《楚辞。屈原。远游》:「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分類:
遥远
模糊
反复
虚妄
神思
遥远貌
不定
不清
多变
荒诞
变貌
《國語辭典》:
公理
拼音:
gōng lǐ
1.世人所公认的道理。《文明小史》第二○回:「婚姻可以自由,乃是世界上的公理。」
2.科学上推理的基本,无须證明者。如:「几何公理」。
分類:
公理
社会
会上
上公
系统
公认
正确
为实
道理
实践
反复
证明
无须
真理
《國語辭典》:
练习(練習)
拼音:
liàn xí
1.操练、训练。《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张范》:「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晋书。卷四九。列传。胡毋辅之》:「父原,练习兵马,山涛称其才堪边任。」
2.反覆学习,以求熟练。《老残游记》第七回:「当初传下这个拳法来的时候,专为和尚们练习了这拳,身体可以结壮,精神可以悠久。」《豆棚闲话》第一一则:「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著。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拦,有些担架。」
3.学习后再加以温习熟练的作业。如:「老师规定的练习,回去一定要确实的做。」
分類:
练习
反复
操练
熟悉
复学
学习
训练
熟练
《漢語大詞典》:
申谕(申諭)
(1).反复开导。
《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
》
:“陈事势利害,以申諭 晧 。”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
:“然则蒙者固难晓,必劳申諭,乃得悦服。”
(2).谕知;晓谕。 晋
江统
《徙戎论》
:“此等皆可申諭发遣,还其本域。” 宋
司马光
《贡院定夺科场不用诗赋状》
:“虽丁寧申諭而有司不能奉行。” 宋
陆游
《上殿札子》
之一:“欲望圣慈以所下数十条者申諭中外,使恪意奉行,毋或失坠。”
分類:
反复
开导
晓谕
《漢語大詞典》:
结想(結想)
念念不忘;反复思念。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白秋练
》
:“言在郡城,得听清吟,於今结想,至絶眠食。” 清
汪懋麟
《题金碧堂为赵银台玉峰》
诗:“此景此味那易得,梦中结想时忧烦。” 郑泽
《杂诗五首答钝庵》
之三:“结想在冥漠,精神自环绕。”
分類:
念念不忘
反复
复思
思念
《漢語大詞典》:
玩索
反复玩味探索。
《
朱子语类
》
卷十四:“中年以后之人读书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见道理。”
《
红楼梦
》
第七三回:“偶尔一读,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 邹韬奋
《萍踪忆语》
二:“同是工程师,而在认识上有这样的差异,仔细一想,却也不无他们的颇堪玩索的经济背景。”
分類:
反复
玩味
探索
《漢語大詞典》:
敲推
犹推敲。谓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宋
何薳
《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
》
:“﹝ 张伯鹏 ﹞尝与余分韵赋诗,继有一诗,督余所作,云‘坐中病竞分明久,驴上敲推兀未裁。’用事精稳,如老作者。” 清
赵翼
《有以明人诗文集来售》
诗:“不知曾费几敲推,无限精灵付劫灰。”参见“ 推敲 ”。
分類:
推敲
斟酌
字句
反复
琢磨
《國語辭典》:
推敲
拼音:
tuī qiāo
唐贾岛的诗句「僧敲月下门」,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虑良久,引手做推敲状。韩愈告诉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卷一九。引刘公嘉话录》。后引喻为思虑斟酌。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你的北来意费推敲。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言语多虚冒。」《红楼梦》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著推敲,也未可知。」
分類:
推敲
后蜀
斟酌
字句
反复
考虑
《漢語大詞典》:
熟复(熟復)
(1).反复熟习。 宋
朱熹
《答胡季随书》
:“所喻两条,前书奉报,已极详悉。若能平心定气,熟復再三,必自晓。”
《
文献通考·经籍十三
》
:“独以予之顽顿不敏,乃能熟復数过,而仅得其旨意之彷彿。”
(2).谓亲切,关怀。 宋
洪迈
《
容斋四笔·李郭诏书
》
:“ 唐 世之所以眷礼名将相者,绸繆熟復至此。 汉 晋 以来所不及也。”
分類:
反复
亲切
熟习
关怀
《漢語大詞典》:
谆复(諄複)
亦作“ 谆復 ”。 反复丁宁。
《
新唐书·王世充传
》
:“ 世充 每听朝决政,诲喻言语谆复百绪,以示勤篤,百司奏事者听受为疲。” 宋
叶适
《新书》
:“今不改其人,而曰检坐、申严以谆复其法,然则法终不行矣。”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
诗之五:“八载调羹心赤苦,临行谆復外庭知。”
分類:
反复
丁宁
《國語辭典》:
过子(過子)
拼音:
guò zi
次数。《红楼梦》第五五回:「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才罢!」也作「过儿」。
分類:
来回
反复
次数
《國語辭典》:
九思
拼音:
jiǔ sī
1.君子所想的九件事,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见《论语。季氏》。
2.比喻反覆再三的思考。《抱朴子。内篇。论仙》:「愿加九思,不远迷复焉。」《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吾长夜九思,今便息意。」
3.《楚辞》篇名。东汉王逸作。意在模仿〈九章〉之文,以抒悼伤屈原之情。
分類:
反复
复思
思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