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酒醴曲蘖(酒醴曲蘖)  拼音:jiǔ lǐ qú niè
曲、蘖,酿酒用的发酵剂。酒醴曲蘖语本《书经。说命下》:「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比喻人君虽有美质,尚需贤臣辅佐,始能成德。
分类:酿酒发酵
《国语辞典》:保加利亚乳(保加利亚乳)  拼音:bǎo jiā lì yà rǔ
一种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的酸乳。
《国语辞典》:疤瘌饼(疤瘌饼)  拼音:bā la bǐng
一种糕饼。用水拌和面、米,经发酵蒸熟后,表面不平,好像疤痕,故称。
《国语辞典》:味噌  拼音:wèi cēng
由大豆、米、食盐、酒精发酵而成的调味品。
《国语辞典》:酸奶  拼音:suān nǎi
1.因放置久而发酸的动物乳汁。冰凉加糖食用,美味爽口。也称为「酸乳」。
2.一种经由乳酸菌发酵的半凝固乳品。其组织圆滑,质地均一,具有独特的酸味及香味,有益于人体健康。也称为「酸凝酪」。
《国语辞典》:油鬼  拼音:yóu guǐ
一种油炸的发酵面食。也称为「油条」、「油炸果」。
《国语辞典》:甘蔗板  拼音:gān zhè bǎn
把制糖后剩留的甘蔗渣,发酵成纤维浆,再经成型、烘乾而得的材料,质轻多孔,常用来隔热、隔声。也称为「蔗板」。
《国语辞典》:鸡蛋饼(鸡蛋饼)  拼音:jī dàn bǐng
一种将牛奶、黄油、面粉、蛋、发酵粉混合搅拌,倒入蛋形模子中烘烤而成的食品。
《国语辞典》:曲黴(曲黴)  拼音:qú méi
一种微生物。下等菌类,能起发酵作用,变淀粉为糖质,为酿酒造酱所不可少。
《国语辞典》:乳果  拼音:rǔ guǒ
一种半固体发酵的乳品,为东南欧、中东、印度的传统食物之一。略带酸味,可加香料、调味品,或与水果、蔬菜相拌食用。
《国语辞典》:馍头(馍头)  拼音:mó tou
一种用面粉发酵蒸熟的食品。
《国语辞典》:优酪乳(优酪乳)  拼音:yōu luò rǔ
一种经由乳酸菌发酵的半凝固乳品。其组织圆滑,质地均一,具有独特的酸味及香味,有益于人体健康。也称为「酸凝酪」。
《国语辞典》:兰姆酒(兰姆酒)  拼音:lán mǔ jiǔ
一种由甘蔗汁、糖蜜发酵蒸馏制成的烈酒。兰姆为英语rum的音译。酒精成分百分之六十至八十。除可直接饮用外,又可作为糕饼、烟丝、雪茄烟等的香料。原产于西印度群岛,以牙买加京斯敦所产最著名。也译作「朗姆酒」。如:「兰姆酒、高粱酒都太烈,少喝为宜。」
《国语辞典》:新黴素  拼音:xīn méi sù
一种广效性胺基苷类抗生素。西元一九四九年由一种链丝菌发酵分离制得。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治疗局部皮肤或黏膜感染。
《国语辞典》:肉包子  拼音:ròu bāo zi
面粉发酵后擀皮,再包肉馅蒸熟的餐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恐怕便宜了主人的钱钞,哄得狄周回头转背,成两三碗的整面,整盘的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