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受禄
(1).接受福祉。《诗·大雅·假乐》:“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郑玄 笺:“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禄於天。”
(2).接受俸禄。礼记·表记:“是故君有责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史记·循吏列传:“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 宋 秦观 《谢及第启》:“技莫能効,初如不战而屈人;名宦亟成,更类无功而受禄。”
(3).授予俸禄。 汉 张衡 《应间》:“度德拜爵,量绩受禄。”
《國語辭典》:无功受禄(無功受祿)  拼音:wú gōng shòu lù
没有功劳而接受赏赐。《诗经。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红楼梦》第二八回:「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
《分类字锦》:宜民受禄
诗宜民宜人受禄于天晁补之贺乾龙节表必世而后仁故百乐兴于己治宜民者受禄则五福本于能敷
分类:福禄
《国语辞典》:无功不受禄(无功不受禄)  拼音:wú gōng bù shòu lù
没功劳不接受赏赐。如:「所谓无功不受禄,我竟然没帮上忙,那能白领你的礼物。」
《國語辭典》:秩叙(秩敘)  拼音:zhì xù
依照爵秩等第收受俸禄。《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叙。」
《漢語大詞典》:逃禄
(1).仕而不受禄。语本国语·楚语下:“昔 鬭子文 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 成王 闻 子文 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 子文 ,至於今令尹秩之。 成王 每出 子文 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復。”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三国 魏 曹丕 《田畴辞封议》:“昔 薳敖 逃禄,传载其美。”
(2).指隐居不仕。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國語辭典》:尸利  拼音:shī lì
坐享利禄而无所作为。《礼记。表记》:「近而不谏,则尸利也。」
《漢語大詞典》:禄臣
(1).享受禄俸的官吏。韩非子·喻老:“ 楚 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唯 孙叔敖 独在。”
(2).光禄勋的别称。 汉 扬雄 《光禄勋箴》:“德人立朝,议士充庭,禄臣司光,敢告执经。”
《国语辞典》:不稼不穑(不稼不穑)  拼音:bù jià bù sè
不参与农事操作,讽刺人无功而受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