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只 → 只祇祗衹秪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拼音:tóu téng yī tóu,jiǎo téng yī jiǎo
比喻只顾眼前,对问题不作通盘考虑,不从根本上解决。如:「他做事总是漫不经心,等到问题发生后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也作「头痛灸头,脚痛灸脚」、「头痛治头,足痛治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国语辞典》:料前不能料后(料前不能料后)  拼音:liào qián bù néng liào hòu
预测事情只顾得眼前,不能顾及事后。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岂洛之士大夫能料于前而不能料于后也,将执事有待而为也。」
《国语辞典》:饮食之人(饮食之人)  拼音:yǐn shí zhī rén
只顾口腹之欲而不知进德修业的人。《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
《國語辭典》:自扫门前雪(自掃門前雪)  拼音:zì sǎo mén qián xuě
比喻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如:「与人相处不应怀著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应当彼此关怀,互相帮助。」
《国语辞典》:不念荷戈  拼音:bù niàn hè gē
形容将领只顾自己的安乐,不体恤士兵扛著兵器的辛劳和安危。《六部成语注解。兵部》:「不念荷戈:管兵之官只图自己安逸,不想念拿著兵器巡守的兵丁之劳苦。」
《国语辞典》:头朝里(头朝里)  拼音:tóu cháo lǐ
形容只顾个人利益,不讲情面。
《國語辭典》:苟安一隅  拼音:gǒu ān yī yú
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加以抵抗,而偏安一地。《精忠岳传》第五九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不知将来如何。」
《國語辭典》:独行其是(獨行其是)  拼音:dú xíng qí shì
只顾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如:「这是大夥儿的事,他总不能凭自己的意念独行其是吧!」《孽海花》第二七回:「言和是全国臣民所耻,中堂冒不韪而独行其是,足见首辅孤忠。但究竟开议后,有无把握,不致断送国脉?」
《國語辭典》:火烧眉毛(火燒眉毛)  拼音:huǒ shāo méi máo
火都快烧到眉毛了,形容情势非常急迫。如:「事情都已经火烧眉毛,你居然还这么悠哉!」
《國語辭典》:顾头不顾尾(顧頭不顧尾)  拼音:gù tóu bù gù wěi
虑事不周,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红楼梦》第六回:「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了?」也作「顾前不顾后」。
《漢語大詞典》:束身自好
(1).犹束身自修。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 严复 《原强》:“是道也,欲民之忠爱必由此……欲民各束身自好而争濯磨于善必由此。” 梁启超 《新民说》五:“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
(2).指只顾自己,不管天下大事。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他朝士,入则弹劾权贵,出则搏击豪强,为难能可贵矣;次即束身自好,优游卒岁,以自处於朝隐。”
《國語辭典》:疗疮剜肉(療瘡剜肉)  拼音:liáo chuāng wān ròu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济急,而不顾后果。参见「剜肉医疮」条。《扫迷帚》第二四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当。」
《國語辭典》:剜肉补疮(剜肉補瘡)  拼音:wān ròu bǔ chuāng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济急,而不顾后果。参见「剜肉医疮」条。《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江老儿是老实人,若我不允女儿之事,他又剜肉补疮,别寻道路谢我,反为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