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77,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青莲一叶
写残霜叶(又作:写破梧桐叶 ...)
柿叶书
桃根桃叶
桃叶(又作:桃叶新声)
渭水西风长安叶
四叶蓂(又作:翠蓂九叶 叶蓂)
冶叶倡条
一花五叶
一叶知秋(又作:一叶秋风 一叶鸣秋)
一叶(又作:一叶秋)
一叶弄孤光
饮冰
玉叶金枝
词典
落叶
典故
太乙仙
  
青莲一叶


《苕溪渔隐诗话》后集卷五十三〈韩子苍〉
李伯时画太一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手执书卷仰读,萧然有物外思。韩子苍有诗题其上云:『太一真人莲叶舟,脱巾露发寒飕飕。轻风为帆浪为楫,卧看玉宇浮中流。中流荡漾翠梢舞,稳如龙骧万斛举。不是峰头千丈花,世间那得叶如许。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玉堂学士今刘向,禁直岧峣九天上。不须对此融心神,会植青藜夜相访。』子苍此诗,语意妙绝,真能咏尽此画也。
典故
写残霜叶
 
写破梧桐叶
 
书柿叶
 
书叶
 
柿叶堪书
 
柿叶学书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郑虔〉~5766~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太平广记》卷二百八〈书三·郑广文〉~595~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
典故
柿叶书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郑虔〉~5766~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
典故
桃姊桃妹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九〈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桃叶歌三首〉~055~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桃叶歌三首〉~664~
《古今乐录》曰:「《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隋书·五行志》曰:「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隋晋王广伐陈,置将桃叶山下,及韩擒虎渡江,大将任蛮奴至新亭,以导北军之应。子敬,献之字也。」
典故 
桃叶新声

相关人物
桃叶
 
王子敬
 
王献之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桃叶歌三首》
题解引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曰:「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
《乐府诗集》卷四十五〈清商曲辞二·吴声歌曲二·桃叶歌三首〉~664~
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曰:「〈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隋书·五行志》曰:「陈时江南盛歌王献之〈桃叶〉诗,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隋晋王广伐陈,置将桃叶山下,及韩擒虎渡江,大将任蛮奴至新亭,以导北军之应。子敬,献之字也。」
《艺文类聚》卷四十三〈乐部三·歌〉~774~
〈情人桃叶歌二首〉其一:「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缠绵。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楫迎汝。」

例句

俗侣唱桃叶,隐士鸣桂琴。 孟郊 答昼上人止谗作

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徐凝 忆扬州

虽云桃叶歌还醉,却被荷花笑不言。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

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 方干 赠美人四首

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方干 赠赵崇侍御

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施肩吾 春日钱唐杂兴二首

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李涉 京口送朱昼之淮南

鳞鳞别浦起微波,泛泛轻舟桃叶歌。 李群玉 江南

彩线结茸背复叠,白袷玉郎寄桃叶。 李贺 染丝上春机

小船隔水催桃叶,大鼓当风舞柘枝。 杨巨源 寄申州卢拱使君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皇甫冉 怨回纥歌二首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皇甫松 江上送别

总传桃叶渡江时,只为王家一首诗。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渭水西风长安叶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二〈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蟾蜍还复团】。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典故
七蓂余翠
 
九蓂
 
仙蓂
 
唐蓂
 
四叶蓂
 
尧历
 
尧阶五荚
 
尧阶蓂荚
 
瑞荚
 
砌蓂
 
翠蓂九叶
 
叶蓂
 
相关人物
唐尧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帝尧之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护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鬓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雒,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汉当授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燕台四首〉
花房与蜜脾,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高鬟共立桃鬟齐】。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翻迷处所。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夹罗委箧单绡起,香肌冷衬琤琤佩【香眠冷衬琤琤佩】。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典故
一花五叶

相关人物
菩提达摩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一〈史传部三〉~29~2~
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盖各言所得乎。」时门人道复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师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师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师曰:「汝得吾骨。」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师曰:「汝得吾髓。」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请师指陈。」师曰:「内传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證千万有馀,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师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也。」按宣律师《续高僧传》,可大师传云:「初达磨以《楞伽经》授。」可曰:「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若如传所言,则是二祖未得法时,达磨授楞伽使观之耳,今传灯乃于付法传衣之后言。」师又曰:「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则恐误也。兼言吾有,则似世间未有也。此但可依马祖所言云。」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则于理无害耳。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吾自到此凡五度中毒,我常自出而试之,置石石裂。缘吾本离南印来此东土,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踰海越漠为法求人,际会未谐如愚若讷。今得汝传授吾意已终。」(别记云:「师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秖教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师秖遮其非不为说无念心体。慧可曰:『我已息诸缘。』师曰:『莫不成断灭去否?』可曰:『不成断灭。』师曰:『何以验之云不断灭?』可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师曰:『此是诸佛所传心体,更勿疑也。』」)言已乃与徒众往禹门千圣寺止三日。
典故
一夜惊秋
 
一叶知秋
 
一叶秋风
 
一叶鸣秋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50~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岁时广记》卷之三〈秋景·一叶落〉~92~
唐人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例句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杜牧 早秋客舍

典故
一叶
 
一叶秋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50~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足●地而为,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庄王诛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文公弃荏席,后黴黑,咎犯辞归,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例句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 于武陵 西归

重门启曙关,一叶报秋还。 张南史 同韩侍郎秋朝使院

露滴千家静,年流一叶催。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李郢 早秋书怀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杜牧 早秋客舍

独立千峰晓,频来一叶秋。 杜牧 留题李侍御书斋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杜牧 秋梦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 柳中庸 秋怨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许浑 早秋三首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许浑 早秋三首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 邵谒 论政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钱起 长信怨

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 高蟾 落花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鲍溶 始见二毛

典故
一叶弄孤光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咏湖中雁〉~424~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回翔。唼流牵弱藻,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汎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典故
相关人物
叶公子高


《庄子》内篇·卷二中《人间世》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唐·成玄英疏:「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询道情切,达照此怀也。」

例句

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二首

清洛饮冰添苦节,碧嵩看雪助高情。 白居易 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

小臣诚小心,奉命如煎熬。饮冰不待夕,驱马凌晨皋。 舒元舆 坊州按狱

为郡东吴秪饮冰,琐闱频降凤书徵。 郑谷 献制诰杨舍人


《全唐诗》卷十三〈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懿宗室舞〉【案:中书侍郎平章事萧仿撰。】
圣祚无疆,庆传乐章。金枝繁茂,玉叶延长。海渎常〔晏〕(宴),波涛不扬。汪汪美化,垂范今王。
《国语辞典》:落叶(落叶)  拼音:luò yè
掉落的叶片。北周。庾信〈小园赋〉:「落叶半床,狂花满屋。」《红楼梦》第四○回:「看著老婆子丫头们扫那些落叶,并擦抹桌椅。」
《漢語大詞典》:太乙舟
即太一莲舟。 元 刘因 《高亭》:“高亭云锦遶清流,便是吾家太乙舟。”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辟图》诗:“欲借太乙舟,夜卧浩荡随风吹。”详“ 太一莲舟 ”。
《漢語大詞典》:太一莲舟(太一蓮舟)
北宋 名画家 李公麟 绘有《太一真人图》,图绘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执书仰读。 韩驹 题诗有“ 太一真人 莲叶舟”句。见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子苍》。后又称《太一真人图》《太一莲舟图》, 金 元好问 有《太一莲舟图》诗。
《漢語大詞典》:桃根桃叶(桃根桃葉)
泛指美女。 清 周亮工 《丽人行冰上同薗次赋》:“桃根桃叶莫相催,艷极轻波不敢洄。”参见“ 桃叶 ”、“ 桃根 ”。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桃叶(桃葉)
(1). 晋 王献之 爱妾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 郭茂倩 解题引《古今乐录》:“ 桃叶 , 子敬 妾名…… 子敬 , 献之 字也。”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桃叶渡》:“ 桃叶 者, 王献之 爱妾名也;其妹曰 桃根 。”
(2).借指爱妾或所爱恋的女子。 唐 皇甫松 《江上送别》诗:“隔筵 桃叶 泣,吹管杏花飘。” 宋 周邦彦 《三部乐·梅雪》词:“倩谁摘取,寄赠情人 桃叶 。” 清 唐孙华 《贺王冰庵太守纳姬》诗之一:“许迎 桃叶 久逡巡,谁道褰幃事果真。”
(3).指《桃叶歌》。 唐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诗:“《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 唐 孟郊 《答昼上人止谗作》诗:“俗侣唱《桃叶》,隐仙鸣桂琴。” 宁调元 《柬蜕庵》诗:“曾因姊妹吟《桃叶》,若为芳菲惜《柳枝》。”
(4).指 桃叶渡 。 清 方回 《访张文峙王穆如有感》诗:“卜居 桃叶 邻秋水,贪看梅花破晓烟。”
《漢語大詞典》:五老
(1).神话传说中的五星之精。竹书纪年卷上:“率 舜 等升 首山 ,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於帝期。” 清 吴伟业 《戏赠》诗:“仙家五老话驂鸞,素女图经掌上看。”
(2). 宋 杜衍 、 冯平 、 王涣 、 毕世长 、 朱贯 等五位老人的合称。 清 钱谦益 《崇祯庚午中秋日敬次杜正献公原韵》:“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桓。”参见“ 五老会 ”。
(3).见“ 五老峰 ”。
分類:五星
《漢語大詞典》:五老会(五老會)
宋 庆历 末 杜衍 王涣 等五人告老退居 南京 (今 河南 商丘 ),为诗酒之会,时称“五老会”。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庆歷 末, 杜祁公 告老退居 南京 ( 河南 商丘 ),与太子宾客致仕 王涣 、光禄卿致仕 毕世长 、兵部郎中分司 朱贯 、尚书郎致仕 冯平 为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人年皆八十餘,康寧爽健,相得甚欢。”
分類:庆历告老
《漢語大詞典》:五老峰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漢語大詞典》:阶蓂(階蓂)
即蓂荚。瑞草名,夹阶而生,故名。竹书纪年卷上:“﹝ 帝尧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 唐 赵彦昭 《奉和人日清暉阁宴群臣遇雪应制》:“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
分類:蓂荚瑞草
《國語辭典》:冶叶倡条(冶葉倡條)  拼音:yě yè chāng tiáo
比喻妓女及其侍婢。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之一:「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宋。周邦彦〈尉迟杯。隋堤路〉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也称为「倡条冶叶」。
《國語辭典》:饮冰(飲冰)  拼音:yǐn bīng
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唐。成玄英。疏:「诸梁晨朝受诏,暮夕饮冰,足明怖惧忧愁,内心熏灼。」比喻内心忧惧如焚。唐。宋之问 送姚侍御出使江东诗:「饮冰朝受命,衣锦昼还乡。」
《國語辭典》:玉叶金枝(玉葉金枝)  拼音:yù yè jīn zhī
比喻皇亲国戚或出身高贵的人。参见「金枝玉叶」条。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使不著国戚皇亲,玉叶金枝,便是他龙孙帝子,打杀人要吃官司。」《西游记》第九三回:「贫僧是个出家异教之人,怎敢与玉叶金枝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