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叶观音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为乘于一片之莲叶中故,而有此名。
七叶岩
【佛学大辞典】
(地名)在王舍城之侧,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之上,故名。第一五百结集之窟也。毗婆尸佛经下曰:「王舍城七叶岩。」长阿含经七曰:「佛在罗阅城毗诃罗山七叶树窟。」(参见:五山)
【佛学常见辞汇】
地名,在王舍城侧的灵鹫山上,因有七叶树生于岩窟之上,故名七叶岩,是第一次五百大阿罗汉结集经典的地方。
五山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山十刹)
八叶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八叶莲华开敷之印相也。为阿弥陀如来之印。见图印集上。又莲华部之三昧耶印也。(参见:三昧耶)
【佛学常见辞汇】
八叶莲花所开放的印相,亦即阿弥陀佛的图印。
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自受法乐之如来惊觉,而不敢违越本愿。影向行者之所以,真言印契加持护念。譬如国王自造法令不敢违犯,使他行之。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游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使如我而无异者。是誓愿之义也,如来惊觉者,是惊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如佛部,馀部亦同。如一佛,诸佛亦同。」
【佛学常见辞汇】
1。平等的意思。2。内德外相平等的意思。3。本誓的意思。
八叶院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八叶院也。(参见:八叶莲台)
【佛学常见辞汇】
即胎藏界的中台八叶院。(参见:八叶莲台)
八叶九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八叶莲台)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八叶莲台)
八叶中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八叶莲台)
八叶莲华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以为须弥山之异名。(参见:八叶莲华观)
八叶之中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称为八叶院。即八叶之莲华,有中胎八叶之九座,而九尊住立,其中胎之尊即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也。
八叶莲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八叶莲台)
八叶莲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台也。中央为大日,四方之八叶,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为九尊,是三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心脏)开敷之相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须蕊。」同疏四曰:「先观此莲,令其开敷,为八叶白莲座,此台上应观阿字。」教时义一曰:「心中八分干栗驮心,开为八叶芬陀利华,故现中胎八叶而已。」
八叶肉团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佛学常见辞汇】
密宗叫人类的心脏做八叶肉团心,因为它的形状好像一朵合莲花。
八叶莲华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吾人之肉团心(心脏)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是故先当观此心处。作八叶莲华观。令开敷诸蕊具足。于此台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中略)何故须观八叶不多不少耶?此有二义。一者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瓣。如合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观而且便也」宗镜录二十六曰:「问何故莲唯八叶?答: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其内心亦自然而有八瓣,合成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实故。若观此心八叶之华,即得与理相应。此八叶者,四方即是表四摄,四隅即表如来四智。此华本来无生,即是菩提心,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所得也。」
十力迦叶
【佛学大辞典】
(人名)Das/abalaka%s/yapa,又名婆敷迦叶,五比丘之一也。
【三藏法数】
梵语迦叶,又云婆敷(无翻),亦佛之舅氏。非大迦叶,亦非三迦叶也。(大迦叶,即摩诃迦叶。三迦叶,即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也。)
三迦叶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迦叶)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三迦叶者兄弟也,皆为佛弟子。长云优楼频螺迦叶,又云郁为,译曰木瓜林,次云伽耶迦叶,译曰城,次云那提迦叶,译河,又译江。十二游经曰:「三年为郁为迦叶兄弟三人说法,满千比丘。」法华文句一曰:「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文句)
梵语迦叶,华言光波。谓身光炎涌映馀光故也。毗婆尸佛时,三人共立刹柱,以是因缘,感报遂为兄弟。(梵语毗婆尸,华言胜观。)
〔一、优楼频螺迦叶〕,梵语优楼频螺,华言木瓜林;谓其居处,近于此林,故以名之。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四众者,一比丘、二比丘尼、三优婆塞、四优婆夷也。四事者,一饮食、二衣服、三卧具、四医药也。)
〔二、伽耶迦叶〕,梵语伽耶,华言城。谓其居家在王舍城南七由旬,故以名之。观了诸法都无所著,教化众生,最为第一。(梵语由旬,华言限量。一由旬,四十里也。)
〔三、那提迦叶〕,梵语那提,华言河。谓其居止近于此河,故以名之。心意寂然,降伏结业,精进修行,最为第一。
千叶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报身卢舍那佛所坐之莲华也。梵网经下曰:「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