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第二·大司命〉~7~
宋·洪兴祖补注引五臣云:「司命,星名。主知生死,辅天行化,诛恶护善也。」
《國語辭典》:司命  拼音:sī mìng
1.星名:(1)古代天文指文昌第四星。(2)古代天文指三台中的上台二星。(3)在虚宿之北的二星。
2.神仙的名称:(1)宫中小神。(2)灶神。
《漢語大詞典》:醉司命
民间年终祭灶神的一种习俗。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帖灶马於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宋 吴泳 《别岁诗》:“灶涂醉司命,门贴画 钟馗 。”后因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醉司命”。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醉司命之夕,风雪遄归。”
《漢語大詞典》:醉涂司命(醉塗司命)
民间年终祭灶神的一种习俗。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十二月﹞二十四日, 秋鸿 来,亦留住宿,观祀灶。 秋鸿 乃留诗曰:‘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参见“ 醉司命 ”。
《漢語大詞典》:醉司命
民间年终祭灶神的一种习俗。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帖灶马於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宋 吴泳 《别岁诗》:“灶涂醉司命,门贴画 钟馗 。”后因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醉司命”。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醉司命之夕,风雪遄归。”
《漢語大詞典》:黑司命
肉苁蓉的别名。见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肉苁容
分類:肉苁蓉
《分类字锦》:生人司命
薛廷圭授孙乘大理少卿李震宗正少卿等制廷尉卿生人之司命也大宗正我族之本根也
分类:卿监
《國語辭典》:神祇  拼音:shén qí
天神与地祇。泛指神明。唐。李朝威《柳毅传》:「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岂宰杀乎?」《西游记》第七回:「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
《國語辭典》:召见(召見)  拼音:zhào jiàn
上级的人要下级的人前来会见。《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汉。孔融荐祢衡疏〉:「陛下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
《漢語大詞典》:四司
(1).指司命、司禄、司危、司中四星官。礼记·月令“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唐 孔颖达 疏:“ 熊 氏引《石氏星经》云:‘司命二星在虚北,司禄二星在司命北,司危二星在司禄北,司中二星在司危北。’ 史迁 云:‘四司,鬼官之长。’”
(2).见“ 四司六局 ”。
(3).道教谓天帝的禁宫。云笈七籤卷八:“九皇上真者,玉虚之元君也;四司者,天帝之禁宫也。”
(4). 明 代内府职官名。指惜薪、宝钞、钟鼓、混堂。参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
《國語辭典》:四司六局  拼音:sì sī liù jú
四司为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台盘司。六局为果子局、蜜饯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四司六局指宋时官府、富家所设,掌管筵会的安排。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各有所掌,故筵席排当,凡事整齐,都下街市亦有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四司六局秪应供过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
《漢語大詞典》:小祀
古代对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等的祭祀,也叫群祀。《周礼·春官·肆师》:“立小祀用牲。”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小祀司命已下。 玄 谓:小祀又有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百物。”旧唐书·礼仪志一:“司中、司命、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
《國語辭典》:造化小儿(造化小兒)  拼音:zào huà xiǎo ér
小儿,对主宰命运的神的轻慢称呼。造化小儿指主宰命运的小子。后亦用以指病魔。《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儿所苦。」
《國語辭典》:黄道吉日(黃道吉日)  拼音:huáng dào jí rì
传统观念中以干支记日,也有再以十二神分别值日;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十二神分掌吉凶。当青龙(子)、明堂(丑)、金匮(辰)、天德(巳)、玉堂(未)、司命(戌)值日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谓之「黄道吉日」。后泛指适宜办事的好日子。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也称为「黄道日」。
《漢語大詞典》:青龙金匮(青龍金匱)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 西门庆 教阴阳 徐先生 ,择定七月初二日,青龙金匱黄道,宜辰时到任,拿拜帖儿回 夏提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