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揆务(揆務)
(1).考虑、研究各类事务。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2).宰相的职务。 唐 元稹 《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荣揆务。”
《漢語大詞典》:群学(羣學)
(1).各种学派或学说。《宋书·礼志四》:“是以六宗之辩,舛於兼儒;迭毁之论,乱於羣学。”
(2).社会学的旧译名。 严复 《译〈群学肄言〉序》:“羣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羣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顾有据羣学见地以观诗者。”
(3).各级各类学校。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师范》:“故师范学校立而羣学之基悉定。”
《國語辭典》:五虫(五蟲)  拼音:wǔ chóng
古人对动物的分类。称人为「裸虫」,称兽为「毛虫」,称禽为「羽虫」,称鱼为「鳞虫」,称有壳的为「介虫」。《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國語辭典》:石狮子(石獅子)  拼音:shí shī zi
石雕的狮子。常置于宫殿、衙署、陵墓及桥梁等建筑物前。《红楼梦》第六回:「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的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
《漢語大詞典》:菜品
各类品种的菜。 南朝 梁 沈约 《与约法师书》:“岁时包篚,每见请求,凡厥菜品,必令以荐。” 宋 洪巽 《旸谷漫录》:“菜品第一为葱虀。”
分類:各类品种
《漢語大詞典》:杂字(雜字)
古代启蒙的识字读本。汇辑各类常用字,编成韵语,以便初学者记诵。 宋 陆游 《秋日郊居》“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元昊 自製蕃书……教国人记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
《国语辞典》:铁浆(铁浆)  拼音:tiě jiāng
生铁经高温镕化而成的液浆。可用来铸造各类铁器。如:「铁浆的温度很高,极具危险性。」
《国语辞典》:谷类(谷类)  拼音:gǔ lèi
泛指各类粮食作物。如稻、麦、玉米等。
《國語辭典》:匠户(匠戶)  拼音:jiàng hù
1.从事工匠的门户。《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
2.匠役的户籍。元代统治者徵调各类工匠服徭役,编入户籍,称为「匠户」。世代承袭,不得改业。至明代改为轮班作业,除定期服役之外,馀时可自制产品,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至清朝废除匠籍,恢复自由身分。
《國語辭典》:限额(限額)  拼音:xiàn é
限定数量。如:「限额购买」。
《漢語大詞典》:众尺(衆尺)
指各类马的尺寸。文选·张协〈七命〉:“ 秦 青 不能识其众尺, 方堙 不能覩其若灭。” 李善 注:“吕氏春秋曰:‘古者善相马者, 管青 相脣吻, 秦牙 相前,皆天下良士也……’《相马经》曰:‘夫法千里马,有三十六尺四寸。’”
分類:各类尺寸
《漢語大詞典》:杂纂(雜纂)
(1).各类琐杂事物的辑述。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政略〉序例:“是乃摘比之类书,词人之杂纂。”参阅《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序》
(2).汇集和编纂。 郭沫若 《〈管子集校〉校毕书后》:“纂録既出自数人之手,期日之相悬復在二十年以上,杂纂成书,选择与裁断之标準不一。”
《国语辞典》:影坛(影坛)  拼音:yǐng tán
从事影剧事业的各类人物所凝聚而成的阶层。也称为「影圈」。
《漢語大詞典》:含类(含類)
佛教语。各类众生。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於是微言广被,拯含类於三途;遗训遐宣,导羣生於十地。”参见“ 含识 ”。
《漢語大詞典》:含识(含識)
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愍含识,资惠命,引苍生,归法性。”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开发含识,济渡羣生。”南史·梁纪上·高祖武帝:“於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
《漢語大詞典》:酱物(醬物)
各类肉酱食品。周礼·天官·内饔:“﹝内饔﹞选百羞酱物珍物以俟馈。” 贾公彦 疏:“酱物者,即酱用百二十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