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实(同實)
(1).实际相同。管子·参患:“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2).指同一事物。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
(3).指富裕程度相同。《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同实而相并兼者,强弱之谓也。”
《国语辞典》:貌同实异(貌同实异)  拼音:mào tóng shí yì
外表相同,本质有差别。如:「这两件物品是貌同实异,价格也不一样。」
分类:外表本质
《漢語大詞典》:名同实异(名同實異)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韩非子·奸劫弑臣:“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説之名,而实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而实异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元稹 所说均田是均田赋,与 唐 前期的均田制名同实异。”
《漢語大詞典》:再易
谓三年中休耕两年。根据土地肥瘠不同实行轮耕制的方式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畮。”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復种,故家三百畮。” 贾公彦 疏:“以其地薄,年年佃百畮,废二百畮,三年再易,乃遍,故云再易也。”汉书·食货志上:“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
《漢語大詞典》:异所(異所)
(1).不同处所。墨子·经上:“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
(2).不同实质。荀子·正名:“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
(3).不同情态。宋书·谢灵运传:“连冈则积岭以隐嶙,举峰则羣竦以嶻嶭,凡此皆异所而咸善,殊节而俱悦。”
《国语辞典》:共同正犯  拼音:gòng tóng zhèng fàn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者,皆为正犯。与教唆犯、帮助犯、从犯的构成要件不同,刑罚的轻重也有区别。
《国语辞典》:共犯罪  拼音:gòng fàn zuì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