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后会(後會)
(1).日后相会。孔丛子·儒服:“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 唐 朱放 《江上送别》诗:“惆悵空知思后会,艰难不敢料前期。”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后会良可希,尺书到犹未。”
(2).会合时迟到。汉书·彭越传:“与期旦日日出时,后会者斩,旦日日出,十餘人后,后者至日中。”
《国语辞典》:后会可期(后会可期)  拼音:hòu huì kě qí
以后还有相见的时候。离别时多用此语以安慰对方。如:「何必离情依依?我只不过是出国念书,后会可期!」也作「后会有期」。
《国语辞典》:后会难期(后会难期)  拼音:hòu huì nán qí
日后难有再相见的机会。《洛阳伽蓝记。卷三。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悽恨,别甚殷勤。」
分类:相见机会
《分类字锦》:后会何地(后会何地)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分类:离别
《國語辭典》:后会有期(後會有期)  拼音:hòu huì yǒu qí
以后还有相见的时候。离别时多用此语以安慰对方。《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后会有期,将军保重。」《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只是有一言奉劝,不要被富贵拴住了腿要紧!后会有期!」也作「后会可期」。
分類:有相相见
《國語辭典》:后期(後期)  拼音:hòu qí
1.过了预定的期限。《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明史。卷一五一。列传。严震直》:「洪武时以富民择粮长,岁部粮万石至京师,无后期,帝才之。」
2.后会、再见。唐。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既同前会,兜率天下,岂无后期?」唐。方干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诗:「羁游故交少,远别后期难。」
3.某个时期的后一阶段开始。如:「抗战后期」。
《國語辭典》:来世(來世)  拼音:lái shì
来生。佛教轮回的说法,认为人死后会再投生,故称转生之世为「来世」。《书经。仲虺之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三国演义》第八回:「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
《漢語大詞典》:饮蜡(飲蜡)
岁末蜡祭后会饮。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二:“授衣裁短褐,饮蜡献新醅。”
《国语辞典》:热剂(热剂)  拼音:rè jì
使用后会发热,具有袪寒作用的药材。如乾姜、附子等。
《漢語大詞典》:转病(轉病)
古代迷信指人死后会转给别人或动物的一种狂病。《淮南子·俶真训》:“昔 公牛哀 转病,七日化为虎;其兄掩户而入覘之,则虎搏而杀之。” 杨树达 证闻:“转病又名注病……《素问·诸病源候总论》云:‘注病,注者,住也。言其连滞停住,死又注易旁人也。’按 公牛哀 化为虎,与释名《素问》言注易旁人者有人兽之不同,其为转注则一也。”
《国语辞典》:下地狱(下地狱)  拼音:xià dì yù
佛经中描述行恶的人死后会投生地狱,受无限苦难,因此常以下地狱作为责备为恶者将受极端的苦难。《红楼梦》第二九回:「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割舌头下地狱?』」《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德夫人却万不会下地狱,只是一言奉劝,不要被富贵拴住了腿要紧!」
《国语辞典》:愤怒痉挛(愤怒痉挛)  拼音:fèn nù jìng luán
一种小儿常见病症。在大哭后会突然停止呼吸、脸色发紫、失去意识而引起全身痉挛,持续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神经质和过分受到呵护的幼儿易患此症,随著年龄增长便会自然痊瘉。
《国语辞典》:会厌软骨(会厌软骨)  拼音:huì yàn ruǎn gǔ
位于舌后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下部附著在结喉的内壁上。食物下咽时,折向后方覆盖声门,以防食物误入气管。也作「会咽软骨」。
《国语辞典》:会咽软骨(会咽软骨)  拼音:huì yàn ruǎn gǔ
位于舌后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下部附著在结喉的内壁上。食物下咽时,折向后方覆盖声门,以防食物误入气管。也作「会厌软骨」。
《国语辞典》:落水狗上岸  拼音:luò shuǐ gǒu shàng àn
(歇后语)穷抖。落入水中的狗,上岸后会抖动身体,甩去身上的水。如:「天冷就加衣裳,别像落水狗上岸──穷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