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在假
(1).在假期中。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今在假,不容诣省。”
(2).指告假,请假。 宋 岳飞 《奏乞侍亲疾札子》:“伏望圣慈察臣悃愊无他规避,蹔乞许臣在假以全侍奉之养。” 宋 王炜 道山清话:“ 吕晦叔 为中丞,一日报在假。馆中诸公因问:‘何事在假?’”
《漢語大詞典》:假告
告假。 宋 王禹偁 《贺雪表》:“臣方居假告,忽覩休祥,虽慙调燮之功,但乐丰登之望。”《元典章·吏部五·官员病患曹状》:“假告事故,官员不报曹状,罪犯一次,罚俸八两。”
分類:告假
《漢語大詞典》:取告
(1).告假。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义 愈益恐,自筮得死卦,忽忽不乐,取告至 长安 ,上书言 延年 罪名十事。” 颜师古 注:“取休假。”
(2).报告。新唐书·狄仁杰传:“时太学生謁急,后亦报可。 仁杰 曰:‘……学徒取告,丞、簿职耳,若为报可,则胄子数千,凡几詔耶?’”
分類:报告告假
《國語辭典》:赐告(賜告)  拼音:sì gào
1.皇帝给假休息或养病。《汉书。卷五○。汲黯传》:「黯多病,病且满三日,上常赐告者数,终不瘉。」
2.请人告知的敬辞。如:「倘有消息,乞请赐告。」
《漢語大詞典》:移告
(1).转告。晋书·温峤传:“陈 峻 罪状,有众七千,洒泪登舟,移告四方征镇。”
(2).移文告假。隋书·炀帝纪下:“移告之严,未尝面受。”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虽大寒暑风雨,未尝一日移告。”
《漢語大詞典》:宁告(寧告)
指古代官吏告假奔丧。后汉书·陈忠传:“ 高祖 受命, 萧何 创制,大臣有寧告之科,令於致忧之义。”
《國語辭典》:谒归(謁歸)  拼音:yè guī
请假而归。《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分類:告假归里
《漢語大詞典》:告宁(告寧)
(1).报告动乱已平定。左传·昭公二十年:“ 卫侯 告寧於 齐 。”
(2).古指官吏告假奔丧。宁,谓官吏亲丧,归家服丧。《后汉书·陈忠传》:“ 光武皇帝 絶告寧之典,貽则万世,诚不可改。” 李贤 注引《前汉书音义》:“告寧,休謁之名,吉曰告,凶曰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