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合  拼音:hé hé
1.和谐好合。《史记。卷四四。魏世家》:「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2.寒山与拾得二僧。《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你不知,我买来供奉和合利市哥哥的。」
《国语辞典》:和合僧  拼音:hé hé sēng
和合,团众之意。和合僧是指出家众。
《国语辞典》:和合二仙  拼音:hé hé èr xiān
唐代的高僧寒山与拾得二人。见《通俗编。神鬼》。也称为「和合二圣」。
分类:高僧拾得
《国语辞典》:天心和合  拼音:tiān xīn hé hé
与上天的心意相合无间。《西游记》第三七回:「且去开了仓库,赈济黎民;悔过前非,重兴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顺风调。」
《国语辞典》:文星和合  拼音:wén xīng hé hé
预祝考试顺利。古时以赠送荷包及魁星的小像,祝颂科举成功。《红楼梦》第八回:「贾母又给了一个荷包和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国语辞典》:和合汤(和合汤)  拼音:hé hé tāng
一种甜汤。称「和合」,取和谐吉祥的意思。《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道:『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
《国语辞典》:百事和合  拼音:bǎi shì hé hé
旧日小说中称万能钥匙为「百事和合」,即今万能钥。《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宋四公怀里取个钥匙,名唤做『百事和合』,不论大小粗细锁都开得。」
分类:旧日
《高级汉语词典》:和合会
合好;和谐
《国语辞典》:和合日  拼音:hé hé rì
和合,两相好合。和合日指可配对成双的好日子。《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明日是个和合日,我同你先到张宅讲定财礼,随到王招宣府一说便成。」
《漢語大詞典》:和合四象
气功术语。指在进行气功锻炼时,要求眼、耳、鼻、舌处于一种特定状态。 宋 张伯端 《〈金丹四百字〉序》:“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谓之和合四象。”
《漢語大詞典》:上下和合
谓上下融洽。史记·魏世家:“ 秦 尝欲伐 魏 ,或曰:‘ 魏君 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分類:上下融洽
《國語辭典》:和协(和協)  拼音:hé xié
和睦无间、同心协力。《书经。召诰》「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当先服治殷家御事之臣,使比近于我有周治事之臣,必和协,乃可一。」《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
《漢語大詞典》:叶和
和睦;和合;和谐。 汉 王充 论衡·齐世:“既得天下,无嘉瑞之美,若‘叶和万国’,‘凤凰来仪’之类。” 唐 白居易 《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辅赞大蕃,叶和上国。”
应和。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的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
《漢語大詞典》:成和
和合;调和。庄子·田子方:“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文子·上仁:“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宋书·乐志二:“合气成和,苍生欣戴。三灵协瑞,惟新皇代。”
《漢語大詞典》:谐合(諧合)
和合。 汉 陆贾 新语·辨惑:“諂佞之相扶,谗口之相誉,无高而不可上,无深而不可往者何?以党辈众多,而辞语谐合。” 金 王若虚 《李仲和墓碣铭》:“然性介少谐合,素不为乡曲所重。”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五:“庄严和秀丽、英雄和美,是如此地一致而又谐合。”
分類:谐合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