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弟兄  拼音:dì xiong
称谓:(1)称哥哥与弟弟。《管子。山至数》:「弟兄十人,分国为十,兄弟五人,分国为五。」《红楼梦》第六四回:「原来贾琏、贾珍素日亲密,又是弟兄,本可避忌之人,自来是不等通报的。」(2)称弟弟。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红楼梦》第五回:「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弟兄之幸矣。」(3)对亲密伙伴朋友的称呼。《水浒传》第五○回:「这孙提辖是我弟兄,自幼与他他同师学艺。」《儒林外史》第三回:「现放著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
《國語辭典》:阿兄  拼音:ā xiōng
称谓。称哥哥。《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分類:哥哥叔父
《國語辭典》:兄长(兄長)  拼音:xiōng zhǎng
1.称谓。称哥哥。《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2.对同辈男性朋友的尊称。《西游记》第七十三回:「我们特来投兄长,望兄长念昔日同窗之雅,与我今日做个报冤之人!」
《漢語大詞典》:兄兄
(1).谓尽兄之道。易·家人:“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荀子·王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
(2).即哥哥。北齐书·琅邪王俨传:“是夜四更,帝召 儼 , 儼 疑之, 陆令萱 曰:‘兄兄唤,儿何不去。’”帝, 高纬 , 高俨 之兄。又《南阳王绰传》谓“ 绰 兄弟皆呼父为兄兄。”父,疑为兄之误。
分類:哥哥高纬
《漢語大詞典》:况老(況老)
方言。称哥哥。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尔雅:‘男子先生为兄。’用‘兄’字,即今‘况’字。‘兄’、‘况’古音同。 段玉裁 曰:‘今人呼兄为况老。’乃古语也。 朱骏声 説:‘ 杭州 呼兄为阿况,亦曰况老。’”
分類:方言哥哥
《漢語大詞典》:况汉(況漢)
方言。称哥哥。 章炳麟 新方言·释亲属:“ 徽州 黟县 称兄为况汉。”
分類:方言哥哥
《國語辭典》:阿哥  拼音:ā gē
1.称谓。称哥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正要来见阿哥,求带契。」
2.对陌生男子的敬称。《水浒传》第三回:「敢问阿哥:你姓甚么?」
《國語辭典》:阿哥  拼音:à ge
1.清制,皇子未成年受爵时的通称。见《称谓录。卷一○。皇诸子。阿哥》。
2.称谓。满人父母或称儿子为「阿哥」。《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老爷听了这话,把脸一沉,问道:『阿哥!你在那里弄得许多银子?』」
《國語辭典》:哥子  拼音:gē zi
1.兄长。《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听的说有个少年知县换船到任,写了哥子的船。」《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原来冯主事的哥子,为人高尚,虽然也是一榜出身,从不预闻外事。」
2.对男孩子的称呼。《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这个是钱朝奉家哥子。」《儒林外史》第五回:「严监生慌忙叫奶妈抱起哥子来,拿一搭麻替他披著。」
《漢語大詞典》:阿况(阿況)
方言。哥哥。
分類:方言哥哥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ì
1.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后出生的为弟。《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2.内外的族亲、姻亲。《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汉。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
3.同姓之国。《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4.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水浒传》第七五回:「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弟兄们发怒?」
5.比喻两者相当,不相上下。《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宋。邢炳。疏:「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
6.特指黑社会人物。如:「道上兄弟」。
《國語辭典》:兄弟  拼音:xiōng di
1.特指弟弟。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年四十岁,妻已故;兄弟名刘添瑞,年三十五岁。」
2.男子自谦之词。《老残游记》第三回:「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彼时老人家还在世,生意亦还过得去。」
《國語辭典》:昆弟  拼音:kūn dì
1.兄弟。《论语。先进》:「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2.比喻关系亲密,友好如兄弟。《战国策。齐策一》:「今秦楚嫁子取妇,为昆弟之国。」《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谋臣计失,皆不足以离昆弟之驩。」
3.同辈的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列传》:「乃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裤。」
《國語辭典》:伯父  拼音:bó fù
1.古时天子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仪礼。觐礼》:「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
2.称谓:(1)用以称父亲的哥哥。《礼记。曾子问》:「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2)用以称年纪较长于父亲的人。(3)用以称同学或朋友的爸爸。
《漢語大詞典》:伯子
丈夫的哥哥。《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伯子不良,把言语调戏我,我正色拒之。” 王古鲁 注:“此处指‘丈夫的哥哥’。”
分類:丈夫哥哥
《國語辭典》:如兄  拼音:rú xiōng
异姓结拜兄弟,长者称为「如兄」,幼者称为「如弟」。
分類:结拜哥哥
《國語辭典》:如兄如弟  拼音:rú xiōng rú dì
指彼此感情亲密无间,如同兄弟一般。如:「他俩是高中同学,交情深厚,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國語辭典》:和合  拼音:hé hé
1.和谐好合。《史记。卷四四。魏世家》:「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2.寒山与拾得二僧。《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你不知,我买来供奉和合利市哥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