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尺寸斗粟  拼音:chǐ cùn dǒu sù
比喻兄弟不和睦。参见「尺布斗粟」条。如:「兄弟间应该和睦相处,免得落人尺寸斗粟之讥。」
《漢語大詞典》:凤协鸾和(鳳協鸞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明 张凤翼 《红拂记·物色陈姻》:“想当时凤协鸞和,不料如今成话靶。”
《國語辭典》:夫唱妇随(夫唱婦隨)  拼音:fū chàng fù suí
比喻夫妻和睦。参见「夫倡妇随」条。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秀才,你怎生这般说,岂不闻夫唱妇随也呵。」《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我与你九岁上定亲,指望长大来夫唱妇随。」
《漢語大詞典》:儿无常父(兒無常父)
谓家族和睦,兄弟辈往来无间。父,长辈。晋书·儒林传·氾毓:“奕世儒素,敦睦九族,客居 青州 ,逮 毓 七世,时人号其家‘儿无常父,衣无常主’。”
《國語辭典》:积不相能(積不相能)  拼音:jī bù xiāng néng
积,久积。能,亲善。积不相能指长期来不能和睦相处。《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君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漢語大詞典》:贵睦(貴睦)
谓相互敬重、和睦。 明 苏伯衡 《谢成传》:“自微时与弟 友才 贵睦,同居共食,虽富贵不变,而二弟事之如事父,不命坐不坐。”
《漢語大詞典》:和勉
和睦互勉。管子·宙合:“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 郭沫若 等集校:“君臣相得,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谐而共勉。”
分類:和睦
《漢語大詞典》:和傩(和儺)
方言。谓和睦同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诸事和儺存厚道,求全责备惹人嗔。”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谕侄容椿男容发书》:“尔等已过 绍郡 ,可与 陆主将 和儺斟酌,好守 绍郡 ,计克 寕波 。”
《漢語大詞典》:傧豆(儐豆)
《诗·小雅·常棣》:“儐尔籩豆,饮酒之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儐,陈列;豆,食器。后以“儐豆”表示兄弟友爱和睦。 清 唐孙华 《钱瞿亭舍人挽诗》:“承师奉函席,侍母升轻轩。约束戒僮隶,儐豆洽弟昆。”
《國語辭典》:大家庭  拼音:dà jiā tíng
1.人口众多的家庭。
2.社会学者通常根据家户结构,将三代家庭中,任何一代包含两组以上的同代已婚家人者定义为大家庭。
《漢語大詞典》:取和儿(取和兒)
求得和睦。红楼梦第五二回:“ 寳玉 道:‘﹝ 平儿 ﹞想来一定是找 麝月 来説话,偶然见你病了,随口説特瞧你的病,这也是人情乖觉取和儿的常事。’”
分類:和睦
《漢語大詞典》:闹闹和和(鬧鬧和和)
热闹和睦。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您可便一齐的来拜我,则俺这亲亲眷眷,闹闹和和。”
分類:热闹和睦
《國語辭典》:男唱女随(男唱女隨)  拼音:nán chàng nǚ suí
比喻夫妇和睦,琴瑟和鸣。参见「夫倡妇随」条。《孔丛子。卷一。嘉言》:「孔子曰:『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三世同财(三世同財)
谓三代人和睦共居,不分家产。南齐书·孝义传·封延伯:“﹝ 延伯 ﹞侨居 东海 ,遂不至京师。三世同财,为北州所宗附。”
《漢語大詞典》:三世同爨
谓三代人在一起吃饭,和睦共处。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博陵 崔倕 ,緦麻亲三世同爨。”元史·孝友传一·赵毓:“ 赵毓 , 唐州 人。父 福 迁 郑 之 管城 。其先,三世同爨。”亦作“ 三世一爨 ”。新唐书·崔邠传:“﹝ 邠 ﹞父 倕 ,三世一爨,当时言治家者,推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