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切削  拼音:qiē xiāo
切割削治。如:「厨师将胡萝卜切削成各种不同的花样。」
《漢語大詞典》:诠表(詮表)
解释和表达。 俞平伯 《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古人论文往往标一‘机’字,概念的诠表虽伤于含混,却也说明了一些道理。”
《國語辭典》:做手  拼音:zuò shǒu
1.股票市场中专以技术性方式控制股价涨跌变化的大户。也称为「主力」。
2.工匠。《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就中单表一人,叫做丘乙大,是个窑户一个做手。」
3.手段。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可不道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怎学那萧何的做手。」
《國語辭典》:钟表(鐘錶)  拼音:zhōng biǎo
钟和表的统称。一般称大型计时器叫钟,可以佩带的叫表。如:「钟表行」。也作「钟表」。
分類:钟表和表
《國語辭典》:耍猴儿(耍猴兒)  拼音:shuǎ hóu ér
1.让经过训练的猴子耍把戏。
2.比喻操纵别人,叫他做种种事情。也称为「耍傀儡」。
《漢語大詞典》:骄节(驕節)
指骄傲的性格和表现。 汉 王充 论衡·率性:“猛气消损,骄节屈折。”
《漢語大詞典》:旨态(旨態)
犹言意蕴神韵。指音乐、诗文等的内容和表现形态。宋书·范晔传:“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虽少许处,而旨态无极。”
《國語辭典》:哑剧(啞劇)  拼音:yǎ jù
1.起源于西元前五世纪南义大利的一种小型喜剧。多取材日常生活,有歌舞、对话、誇张的模仿动作,其中部分演变成今之哑剧。
2.一种不用言语,只用动作、姿态来表达剧情的戏剧。也称为「默剧」。
《漢語大詞典》:哑谈(啞談)
谓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我和那主妇在屋里指手画脚做哑谈。”
《国语辞典》:行政官署  拼音:xíng zhèng guān shǔ
隶属于行政首长之下,就一定行政事务有决定和表示国家意思的权限之机关。
《国语辞典》:车鼓阵(车鼓阵)  拼音:chē gǔ zhèn
一种由大陆花鼓结合台湾当地的音乐和表演形式,演变成的歌舞小戏。车鼓的车在闽南语里有翻、舞的意思。表演不限场地大小,角色造型亦无严格限制。演员以小丑和小旦为基本表演组合,有时另加副旦,或数组轮番演出。戏目取材于民间故事,音乐主要是闽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调,如〈桃花过渡〉、〈五更鼓〉、〈牵红姨〉等。如:「这次的国庆晚会安排了车鼓阵等民俗技艺表演。」也作「车鼓弄」。
《漢語大詞典》:做工戏(做工戲)
以形体的舞蹈和表情体现为主的戏剧,与唱工戏相对。
《漢語大詞典》:不露形色
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十一:“但他毕竟是饱经风霜变故的八十老人了,完全可以做到不露形色。”
《漢語大詞典》:解析式
也称“解析表达式”、“表达式”。由数学运算符号把数字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解析式中,不表示确定的数而可以表示不同数的字母,称为自变数;必须指明自变数允许取值的范围,否则就认为允许值是给定数域内的任意数值。